1735年,乾隆问86岁的母亲:“百年后,您是否与父皇合葬?”钮祜禄氏淡然拒绝:“我出身卑微,不为先帝所喜,就不打扰他清静了。” 钮祜禄氏是大热剧《甄嬛传》中甄嬛的原型,不过,她这一生,并不像甄嬛那么受宠,相反,她很不受雍正待见,以至于她死后都不愿意与雍正合葬。 钮祜禄氏的出身比较低,他的父亲只是一个四品典仪。地位不高,俸禄也不多。 13岁那年,她被赐给了当时还是贝勒的胤禛做侍妾。当时,胤禛府中已经有了出身高贵的嫡福晋:乌拉那拉氏,和深受宠爱的侧福晋李氏。 所以,钮祜禄氏一直没什么存在感。 不久,胤禛患上时疫,其它人都不敢靠近他,只有钮祜禄氏尽心尽力侍奉在旁,为他端汤喂药,一直到他痊愈。 也因此,胤禛对她的态度有了些改观。不过,她也并没有因此得到雍正的宠爱。 1711年,钮祜禄氏生下儿子弘历,距离她入府,已经过去了整整7年,这也是她唯一的孩子。 这一年,胤禛已被封为和硕雍亲王。 就在钮祜禄以为自己能“母凭子贵”的时候,年羹尧的妹妹嫁入了王府。 年氏一入府,就得到了胤禛的喜爱,此后的十年间,几乎日日都留宿在她处,钮祜禄氏几乎被遗忘在了角落。 她只能将所有的爱与希望倾注在儿子身上。 只是,年氏虽然受宠,却不及钮祜禄氏有子女缘,生了3个孩子,都没能活下来。 1722年,康熙到胤禛的邸园饮酒赏花时,见到11岁的小皇孙弘历,被他的聪明伶俐打动,连连称赞:“这孩子的福气胜过朕!” 还奖赏了弘历的生母钮祜禄氏,称她是有福之人。 康熙把年幼的弘历带在身边,亲自教养,无形中,为胤禛在争夺皇储的斗争中增加了助力。 自此,默默无闻了18年的钮祜禄氏,才开始被胤禛另眼相待,过上了母凭子贵的生活。 雍正即位后,乌拉那拉氏被封为皇后,侧妃年氏被封为贵妃,侧妃李氏被封为齐妃。 而钮祜禄氏,从一个小小的侍妾,一跃成为了熹妃,引来无数人羡慕的目光。 但钮祜禄氏很清楚,雍正之所以封她为妃,不是因为宠爱他,而是因为,她是弘历的生母。 不仅如此,雍正还通过秘密立储的方式,将弘历定为继承人。 不同于康熙时期的九子夺嫡之争,弘历没有竞争者,这意味着熹妃已成为最大的赢家。 1730年,宠冠后宫的年氏去世,钮祜禄氏被册封为熹贵妃,成为后宫中仅次于皇后的第二尊贵女子。 虽然做了贵妃,但钮祜禄氏依然保持着一惯的谦逊贤淑。 因为为人低调,对待宫中上下友善,且与后宫妃嫔相处和谐,所以大家都很喜欢她。 雍正虽然不爱她,但对她也是非常尊敬的。 1732年,皇后乌拉那拉氏去世,熹贵妃摇身一变,成为后宫中的一把手,开始统领六宫。 但她的福气还在后头。 1735年,雍正皇帝因病去世,弘历继承皇位,是为乾隆帝。 作为乾隆的生母,钮祜禄氏顺理成章成为皇太后,尊号“崇庆皇太后”,自此,她走上了人生的巅峰。 乾隆自幼在母亲身边长大,对她十分孝顺,特意下令修建寿康宫,作为母亲颐养天年的住处。 后来,寿康宫成了历代皇太后居住的地方。 不仅如此,乾隆每天都会向太后问安,每逢出巡,也一定会带上太后一起。 太后的寿辰,乾隆会亲自督办,且一次比一次隆重。崇庆皇太后80大寿时,此时已经60多岁的乾隆帝,还亲自上台为母亲跳舞,以示祝贺。 1777年,太后钮祜禄氏到圆明园居住期间,突然生病,乾隆听闻后急忙赶过去陪伴。 只可惜,太医去了一波又一波,她的病却始终不见好转。没几天就急转直下,乾隆见状,不敢离开母亲半步,一直守在她的病床前。 几天后,崇庆皇太后钮祜禄氏,在乾隆的不舍中,走完了她的一生,享年86岁,是清朝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太后。 母亲去世前,乾隆特意问她,死后是否要和雍正合葬,如果说她这一生有什么遗憾,大概就是从来没有得到过丈夫的宠爱,想到这里,她摇了摇头: “本宫不愿惊扰先帝,且本宫出身卑微,就不与先帝合葬了!” 所以,崇庆皇太后去世后,乾隆将她单独葬在了泰东陵。谥号“孝圣慈宣康惠敦和诚徽仁穆敬天光圣宪皇后”,简称“孝圣宪皇后”。 @条哥的历史手札 钮祜禄氏的一生,像一场无声的逆袭:不被爱,却赢到最后,不争宠,却福泽绵长。 她用86年的岁月证明:真正的智慧,不在于一时风光,而在于长久的清醒。 也正因为此,她活成了紫禁城最大的赢家,毕竟,岁月从不辜负清醒的人。
1735年,乾隆问86岁的母亲:“百年后,您是否与父皇合葬?”钮祜禄氏淡然拒绝:
梦之看历史
2025-06-26 23:22:36
0
阅读: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