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岁博士后失业无门,竟靠送外卖维持生活! 丁远昭,一个39岁的男人,他的经历看起来几乎不可能跟送外卖扯上关系,他曾经是清华大学的优秀学子,高考700分入读清华化学工程专业。 后来又拿到了北京大学的硕士学位,不满足于此,还跑到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攻读生物学博士,更让人惊讶的是,他还去英国牛津大学拿了个生物多样性硕士,之后成为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博士后研究员。 听着这学历,谁会想到他如今会推着电动车穿梭大街小巷,靠送外卖为生呢? 事情起于去年,他的博士后合约没有续签,找工作碰了好多壁,心灰意冷下就去送起了外卖。 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赚着仅够糊口的新币收入,后来他回到北京,依然没有合适工作,就接着送外卖。 高考时,他还发视频鼓励学子,说成绩不必太纠结,进社会都得自己拼,听着让人心酸,他这么高的学历,怎么会放弃“体面”的研究工作去送外卖? 他不是为了炒作,也不是想当网红,这背后到底是怎样的现实让他做出这样的选择?你觉得他这样放弃学术圈,是无奈,还是另有打算? 面对社会和自我的双重压力,丁远昭选择了送外卖,这件事引发了不少人对高学历人才就业的关注。 学历再高,生活压力和就业难题一样难缠,很多人以为博士后应该风光无限,其实职场风景远没有想象中平坦。 社会期待博士后有稳定高薪岗位,现实却是岗位有限,竞争激烈,学历不再是通行证,高龄、经验、岗位匹配都成了绊脚石。 丁远昭的故事不是个例,这让人重新思考人才和岗位的关系,他不是不够优秀,只是没有碰到合适的位置,学历多高也得靠生活撑腰。 送外卖的辛苦不亚于任何工作,这是一份真实的劳动,也值得尊重,他选择的路或许看似低谷,却是真实的生存状态。 他的经历让人意识到不能只看学历,更要看技能和适应力,尊重每份努力,才是社会公平的开始。 也许丁远昭还在谋划下一步,只是暂时选择了另一条路,这件事让我们明白,人生没有绝对的顺风车,任何努力都需要落地的机会。 你怎么看待高学历人才走上送外卖这条路?你觉得社会应如何帮助像丁远昭这样的“人才”更好地融入职场? 参考资料:凤凰网科技——男子自称38岁失业送外卖:博士学位清华北牛津大毕业生
9岁博士后失业无门,竟靠送外卖维持生活! 丁远昭,一个39岁的男人,他的经历
掘密探索家
2025-07-02 14:39:05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