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问刘墉:“朕34岁,属马,刘爱卿,你呢?”刘墉说:“臣也34岁,属驴,”乾隆一脸迷惑:“咱俩同岁,为何朕属马,你属驴?”刘墉的一番话,逗得乾隆哈哈大笑。 乾隆,名弘历,是雍正的第四个儿子,25岁登基,在位60年,后当了几年太上皇。他聪明能干,既会打仗又懂治国,全国跑了不少地方,搞什么“十全武功”,还留下一堆诗词。不过他也有缺点,晚年有点耳根子软,宠信贪官,差点把盛世搞砸了。他活到87岁,算得上长寿皇帝。 刘墉,山东诸城人,家里学问深厚,他爹刘统勋是大官,做到军机大臣。刘墉从小就聪明,1751年中进士,开始当官。他干过翰林院庶吉士,后来当太原知府、江宁知府,一路升到吏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算是朝廷重臣。他有个绰号叫“浓墨宰相”,因为字写得特好,又黑又有力。 刘墉仕途不算太顺。他爹得罪人时,他也跟着倒霉,坐过牢,但很快就翻身了。当地方官时,他干活利索,爱管老百姓的事儿。比如在江宁当知府,处理案子快准狠,百姓都夸他。湖南发水灾那次,他亲自跑去救灾,分粮食管得明明白白,没人敢贪。 有一次,乾隆跟刘墉闲聊,问:“朕34岁,属马,刘爱卿,你呢?”刘墉说:“臣也34岁,属驴。”乾隆纳闷:“同岁咋不一样?”刘墉笑着解释:“陛下是真龙天子,龙马精神,臣就是个跑腿的,属驴正好,鞍前马后伺候您。”乾隆一听乐了,觉得这家伙真会说话,既谦虚又捧了自己一把。这事儿虽是民间传闻,但挺能看出刘墉的机灵劲儿。 其实这对话不一定是真事。史书里没明确记载,可能是老百姓编的段子。不过刘墉确实跟乾隆关系不一般。他直脾气,敢说真话,偶尔惹皇帝不高兴,但因为办事靠谱,乾隆一直挺器重他。 说到清朝那会儿的大臣,就得提和珅。和珅是乾隆的红人,满洲正红旗出身,年轻就当大官,做到大学士、军机大臣,权大得吓人。可他是个贪财的主儿,靠职权捞钱,家里金银多得比国库还夸张。嘉庆帝后来抄他家,查出几亿两银子,够全国吃好几年。 刘墉跟和珅完全两路人。他当官不贪,家里没啥值钱玩意儿,就一堆书和字画。和珅当道时,刘墉表面跟他客气,私下却不掺和那些脏事儿。朝鲜使臣都写过,刘墉在和珅眼皮底下还能保持清正,真不简单。 刘墉晚年当过皇子老师,教过嘉庆帝,挺受尊重。1796年,乾隆退位当太上皇,1799年去世。嘉庆一上台就收拾和珅,刘墉80岁了还帮着查案,把和珅贪的证据理得清清楚楚。和珅最后被赐死,罪名20多条,彻底完蛋。 刘墉1805年去世,85岁,走得挺安稳。朝廷追赠他太子太保,谥号“文清”,意思是文才高又清廉。他死后家里没啥财产,就留些书法作品,现在还挺值钱。老百姓特喜欢他,传了不少故事。 乾隆晚年有点失误,宠信和珅,没管住贪官,国库都快空了。不过他功绩也不少,打仗开疆拓土,文化上也搞得风生水起。1799年他去世,87岁,留下个辉煌又有点遗憾的盛世。 这故事虽不一定是真的,但挺接地气。它把刘墉的聪明和清廉包在一块儿,让人觉得他跟皇帝斗嘴还能占上风,特有意思。清朝政治啥样?有能臣也有贪官,这段对话就像个小窗口,让咱瞅瞅那时候的人和事。
乾隆把一张白纸甩到纪晓岚面前,语气不容置疑:“给朕宣读诏书。”满朝大臣都愣住了,
【7评论】【37点赞】
1234
前言不搭后语,前面说了,2人同岁。皇上活了89岁。不面又说,刘在皇上死后查和。刘比皇上后死.才活了85岁????
天外飞侠
是活到89岁,小编要加强学习,下次编的再真一点
箭歌雨
满清十大酷刑、闭关锁国、不思进取、文字狱、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剃发易服、驱使奴隶、鞑子一人管十家,淫乱中国女子,欺男霸女、康熙乾隆六下江南挥霍奢靡、四库全书篡改禁毁15万册古籍、隐藏满清罪恶事实、抹黑明朝历史、禁锢思想、打断人民的脊梁骨、误人子弟,误导国人成为奴隶、阉割中华文明,使我国回到漆黑蒙昧的原始社会、重徭役、救灾沙里猪糠、纵贪官污吏,官以贿得邢以钱免,腐败,卖官鬻爵,贪赃枉法国库空虚、圈地运动,百姓流离失所、民族压迫、宁与外邦不与家奴、割地赔款、不战而败、丧权辱国、不平等条约、百年屈辱、祸国殃民、扼杀维新、残暴专制、种族灭绝、赵州之屠、畿南之屠、潼关之屠、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昆山之屠、嘉兴之屠、江阴八十一日、常熟之屠、四川大屠杀、金华之屠、南昌大屠杀、湘潭之屠、南雄之屠、汾州之屠、大同之屠、广州大屠杀、潮州之屠……几乎将明朝全境上下屠了个底朝天,整个华夏大地十室九空!中国文明领先世界几千年,直到满清统治时期才急剧衰落到世界贫穷国家。由于满清持续篡改两百多年的历史,很多罪恶都被掩盖!这些还只是已确认过的真实事件,不信的请自己先查一下有没有这些事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