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精疲力尽的新四军2营准备夜宿黄土塘,不料刚进村,就和日军撞个满怀,此

昉晓风歌 2025-07-03 22:59:58

1938年,精疲力尽的新四军2营准备夜宿黄土塘,不料刚进村,就和日军撞个满怀,此时主力还在后面,2营长急得不行,想悄悄撤退,又被发现,眼看就要被日军吃掉。 1938年春,抗日战争打得正胶着,新四军在华东地区跟日军死磕。新四军第四支队第一团二营,刚在山东莱芜附近的口镇执行完任务,收缴了商会的一些武器。这活儿听着简单,可实际上部队连着几天行军打仗,人都累得快散架了。武器是弄到手了,但战士们体力透支严重,急需找个地方歇脚。黄土塘村偏僻安静,位置也不起眼,营长武中奇琢磨着在这儿过一夜,等主力部队跟上来再走。 结果部队刚进村,还没喘匀气,麻烦就来了。侦察兵慌慌张张跑回来报告:日军一个大队,大概500人,已经摸到村外了。这时候主力还在后面老远,2营就这点人马,装备也不咋地,碰上日军简直是羊入虎口。武中奇赶紧爬高一看,果然瞧见远处田埂上人影攒动,火光闪闪。他心里一沉,本想带队悄悄撤,可日军已经发现了他们,撤退根本来不及。 武中奇脑子转得快,撤不了就只能硬拼。他当机立断,决定靠村里的土墙和房子打防御战,等援军来救场。部队马上行动起来,战士们分散开,找掩体架枪,能用的几挺机枪也赶紧摆好位置。日军那边不含糊,火力猛得很,炮弹接连砸过来,村口土墙都被炸得稀巴烂。西边入口很快就被撕开了口子,日军嚎着往里冲,想一口气吞了2营。 情况危急,第一连被派去堵西边的缺口。战士们躲在土墙后面拼命还击,可日军人数多,火力强,阵地眼看要守不住。关键时候,第六班的弟兄们豁出去了,直接端着刺刀冲出去,跟日军拼了个你死我活,总算把敌人逼退了一波。西边压力太大,武中奇又想辙,他在南北两边安排人佯攻,放枪搞乱日军节奏。果然,日军分了兵,进攻势头缓下来。 光守不行,还得主动出击。武中奇亲自带一小队人,扛着一挺老式机枪,从东边小路绕过去,想给日军来个侧面突袭。夜黑风高,他们爬着走,躲开日军灯光。靠近了,武中奇猛地开火,机枪子弹哗哗扫过去,打倒了一片日军。日军没料到这招,阵脚大乱,攻势一下子被压住了。 打到半夜,子弹快没了,伤员也越来越多。武中奇把伤员集中到村里一间破祠堂安置,第一连伤亡惨重,他赶紧调人换防。派去的连长有点犹豫,怕火力太猛过不去,武中奇急了,掏枪朝天放了一响,吼着让他必须把人带回来。连长咬牙冲出去,总算把第一连接应回来。日军还不死心,想从侧面包抄,武中奇又抄起机枪带人迎上去。那挺破机枪平时老卡壳,这回却争气得很,硬是把日军压了回去。 双方僵持着,天都快亮了,援军终于到了——第四团的先头部队。枪声一下子密起来,2营的弟兄们士气大振。武中奇带着人跟援军配合,从掩体里跳出来反攻。日军防线被撕了好几个口子,打到早上,扔下几十具尸体跑了。黄土塘这场仗,2营硬是守住了,损失不算太大,还提振了附近军民的信心。 这场仗能打赢,武中奇真出了大力。他没慌乱,果断决定不撤退,靠村子打防御;用佯攻和偷袭拖住日军;亲自上阵带队,稳住部队。关键时候,他还逼着部下顶上去,没让防线垮掉。这脑子和胆子,硬是把2营从绝境里拉了出来。

0 阅读:83
昉晓风歌

昉晓风歌

昉晓风轻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