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驻上海总领事开口就要中国“敦促伊朗收敛核计划”,嘴上是“呼吁”,实则是“递锅”,递得干净利落,还附送了个逻辑陷阱:你中国买了伊朗石油,伊朗用这钱去搞核,那你是不是也该负点责任? 这话一出来,有点人可能真愣了,咱成幕后金主了?可仔细想想,你以色列是哪来的底气让中国在中东按你设定的剧本来演戏?还指望中国“劝一劝”伊朗?说白了,就是想把自己搞不定的问题,推到中国这边来背锅。 结果我们中国外交部一句话回过去:“事情的是非曲直很清楚。”不争不吵,一锤定音。什么意思?你谁挑事谁担责,我们看得明白,也不会配合演出。 这才是高段位的姿态——不接招,不背锅,也不让步。 对比过去几十年中国在中东的存在感,我们以前也不是没表态过,但更多时候是“谨慎参与”“呼吁和平”,但现在,以色列的外交官已经开始默认中国具备“影响伊朗决策”的能力了。 这不是恭维,而是他们骨子里意识到,中国,真的已经是这个舞台上的一个关键角色了。 你琢磨这个语气:不是喊美国,不是喊联合国,也不是喊欧盟,而是喊中国。喊的是谁,代表你认谁是轴心。 这就是中国话语权已经悄悄换挡提速的体现。以色列这口锅,为什么过去敢甩给美国?因为他们知道美国“必接”;为什么现在来试探中国?因为他们知道,这口锅如果中国真肯接,才有分量。 但他们又忘了一件事,中国从来不是靠当“全球老爸”来树权威的,我们靠的是——该买就买、该说就说、不替任何国家掏腰包,也不被任何国家裹挟着进局。 你说买伊朗石油?买啊,便宜啊,而且人家愿意用人民币结算,你让谁放弃这种稳定、可靠、不靠美元结算的能源来源?这不是政治,这是贸易,是市场选择中国,而不是我们凑热闹。 而且别忘了,伊朗能靠石油出口续命,是因为美国自己先耍赖,单边制裁不成,又不让别人买。这种“你不能买,我也不买,全世界都得听我的”的做派,现在已经不是过去那种“冷战逻辑”能吃得开的了。 更狠的是,中国这边根本没绕圈子,我们说得很清楚——希望伊以停火持久、不要借着核问题搞武力讹诈、政治外交解决才是正路。 这一通话不多,但每个点都点在以色列软肋上: 你别拿核问题当幌子搞轰炸; 你别想让别人出面压制伊朗,而你自己永远是“自卫”; 你别扯中国,中国从来不陪人玩双标游戏。 而这背后,实际上反映的是什么?是中国现在不但有话语权,更有了话语底气。 怎么来的?稀土、芯片、关税、港口、航运、能源……中美博弈这么久,从没见我们哪一次退缩。特朗普想打贸易战,我们回敬一手加关税,最后他自己先认怂;稀土出口卡个审批权限,美国就自动放松对中国芯片软件的限制了。这不是在桌子底下谈条件,是当面摊牌。 而且,全球都看在眼里,中国不光是说得硬,做事还稳。《一带一路》在中亚谈得正欢,外国船遇事先查中国人有没有伤亡,芯片技术刚松绑,西门子立马发布声明…… 这叫啥?这叫世界体系的权力中心正在悄悄往东移动,而且你不服不行,因为中国早已不是一个“在乎别人怎么看”的国家了,而是一个“别人必须看着你说话”的国家。 说到底,以色列这一波看似挑衅,实则是无声的“认怂”。他们知道,如果现在还有哪个国家有能力对伊朗说话,可能不是美国了,而是中国。但他们又不肯承认自己的问题,就想用“提醒”的方式让中国背一半锅。 结果呢?我们一句“是非曲直很清楚”就让这场操作哑火了。 所以,有人说,中国变得“越来越强硬”了,其实不如说——我们终于开始说我们自己的语言了,而不是别人希望我们说的那套。 这才是真正让人愕然的地方——原来中国真的已经不再是那个“按剧本走”的国家了,而是那个开始自己写剧本的国家。
伊朗向以色列发出警告。当地时间7月4日,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发言人纳伊尼向以色列
【4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