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东莞,李女士和丈夫一直丁克,日子过得那叫一个自在。可去办落户建档时,工作人员说她名下有个快到结婚年龄的孩子,这把她惊得不行,自己都没生过,咋就冒出个孩子来?她赶忙解释是登记错了,要求删除信息,结果对方竟让她证明孩子不是亲生的,这可把李女士气得不轻。记者一打听,原来是之前某个社区登记出错,可这社区早就解散了,新社区啥都不知道。相关部门虽说在核查,可这效率让李女士心烦。
据悉,李女士和丈夫结婚后,就约定好不要孩子,小两口那日子过得别提多潇洒了,没有孩子的牵绊,想去哪玩就去哪玩。
当天,李女士去办落户建档,本来以为就是走个流程,轻轻松松的事。工作人员却告诉她,她名下居然有个快到结婚年龄的孩子!
李女士当时心里直犯嘀咕:“这啥情况?我自己都没生过,咋就冒出个孩子来?”她赶紧跟工作人员解释,说肯定是登记错了,要求把信息给删了。
然而,工作人员竟让她证明这孩子不是她亲生的!这不是胡扯嘛!李女士心想:“明明是你们登记出错,现在倒好,把麻烦全甩给我了,这不是耍无赖嘛!”
按照《民法典》中关于姓名权和名誉权的规定,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同时,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
社区错误登记导致李女士名下出现一个不存在的孩子,这无疑是对李女士姓名权的一种不当使用,而且如果这个错误信息被广泛传播,还可能对李女士的名誉造成损害。李女士完全有权利要求相关部门纠正这个错误,恢复她的名誉权。
李女士无奈之下,只好找来了记者帮忙。记者一打听,这才知道,原来是之前某个社区登记的时候出了错。
可这个社区早就解散了,新社区对这事完全不知情,就像个局外人,啥都不知道。相关部门倒是表示在核查,可这核查的速度,慢得让人着急。
李女士每天都在盼着结果,心里感觉自己的生活都被这个错误信息给搅得一团糟了。
如果这种错误登记是故意而为的,那就涉嫌违法犯罪了。
根据《刑法》中关于诈骗罪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如果有人故意通过错误登记孩子信息,来骗取福利、补贴,或达到不良目的,那就有可能构成诈骗罪。
李女士面对这种情况,也是无奈得很。她每天都在想,这错误登记到底啥时候才能纠正过来呢?
自己明明没做错什么,却要承受这么大的麻烦。她有时候甚至会想,是不是自己得罪了什么人,才会遭遇这种事情。
按照《个人信息保护法》的规定,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个人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
社区错误登记李女士的信息,实际上就是对她个人信息的一种不当处理,侵犯了她的个人信息权益。
李女士有权要求相关部门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比如停止侵害、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
李女士还在焦急地等待着结果,她每天都会打电话询问进展,可得到的答复总是还在核查中。
您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呢?素材来源:齐鲁壹点202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