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赫鲁晓夫儿子被判枪决,他为救儿子竟两次向斯大林下跪,尊严尽失,但最终

桃花映面红 2025-07-04 12:51:41

1943年,赫鲁晓夫儿子被判枪决,他为救儿子竟两次向斯大林下跪,尊严尽失,但最终儿子依旧被枪毙,赫鲁晓夫悲痛欲绝,他下定决心要报复斯大林! “列昂尼德被指控枪击士兵,证据确凿,依法被执行枪决!” 1941年冬天,寒风呼啸,一个胖胖的身影风一般闯进苏联最高领导人斯大林所在的房间时,斯大林看着那人满是乞求的眼神,毫不犹豫说出了这句话。 在当时的苏联,十分忌讳枪击流血事件,但凡是流了血,都要付出代价,列昂尼德酒精上脑,虽然是受到挑唆和言语嘲讽,但却犯下了不可弥补的错误。 斯大林做事果决,雷厉风行,列昂尼德,一个手下的儿子,犯下大错,斯大林会改变主意吗? 那个冲进斯大林房间的矮胖身影便是赫鲁晓夫,平时若是列昂尼德受点伤,赫鲁晓夫都心疼的不得了。 得知斯大林要枪决列昂尼德,赫鲁晓夫顾不得任何面子和所谓的尊严,前往斯大林的房间求情,希望斯大林可以发发善心,留自己儿子一命。 “求求你,只要让他不死,怎么样都行。” 听到斯大林拒绝的话,赫鲁晓夫还是不死心,直接跪在地上苦苦哀求斯大林,然而斯大林却直接令门外站岗的士兵,将赫鲁晓夫强行拉了出去。 房门已经关上,赫鲁晓夫替儿子列昂尼德求情的声音还是顺着风声传了出来:“求求你,不要枪决我儿子,求你了,前线如今正是用人之际,不妨将他放到战场上……。” 斯大林眉心紧皱,一时间也犯了难,赫鲁晓夫是他一手提拔上来的,更是自己极为看重的手下,若是因枪决列昂尼德一事儿彻底让赫鲁晓夫与自己离心,似乎有些不妥。 当时苏联正值用人之际,既然列昂尼德枪法如此精准,而且还是一名较为优秀的飞行员,何不让列昂尼德前往前线战场历练呢? 这样一来,列昂尼德便可以戴罪立功,另一边,也算是满足了赫鲁晓夫的愿望,卖赫鲁晓夫一个人情,让赫鲁晓夫对自己更加忠心耿耿。 思来想去,斯大林基于多方面、全方位的考虑,还是起了恻隐之心。 最终下令将枪决改判为缓期执行,让列昂尼德前往前线服役8年,戴罪立功,若是在战场上能够立下赫赫战功,那么列昂尼德就可免除一死。 斯大林改判让赫鲁晓夫松了一口气,看来自己不顾尊严向斯大林下跪,还是取得了不错的成功,虽然过程有些“屈辱”,但能够保下最疼爱的儿子一条命,赫鲁晓夫觉得值得。 然而,列昂尼德在前线的所作所为实在有些“烂泥扶不上墙”…… 列昂尼德刚到前线,就参与了第一场战斗,然而,没有任何实战经验,又娇生惯养的他,很快便被德军俘虏了,等待列昂尼德的会是什么结果? 德军俘获列昂尼德时,就已经知晓了他的身份,本以为作为赫鲁晓夫的儿子,列昂尼德会是一个硬骨头,没想到,德军这边刚准备审问,列昂尼德就“投降”了。 列昂尼德的身份不一般,一旦“投降”,就意味着犯下了不可饶恕的“叛国罪”,成为了德军宣传战中的“王牌助攻”。 德军利用列昂尼德的身份及所作所为在前线大肆宣扬,使得苏联士兵军心不稳,消息传到斯大林耳中时,斯大林气得将房间内的摆设摔得稀碎。 “叛徒,背叛苏联,只有死路一条,不计任何后果,枪杀列昂尼德!” 斯大林怒火滔天,忍无可忍之下,立刻下达了这条指令,赫鲁晓夫万万没想到,自己刚刚保住儿子的一条命,儿子又接连犯下两条大罪:叛国罪、政治煽动罪。 这两项罪名,任意一项,都够列昂尼德死一次,且是万劫不复,列昂尼德竟然接连犯下两条罪名,已经是罪无可恕。 得知儿子犯下大错的赫鲁晓夫,立刻着急忙慌找到斯大林,与第一次求情的场面如出一辙,然而,这一次的斯大林面对赫鲁晓夫的下跪求情没有任何犹豫。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我已经给过他机会,他如今犯下大错,不要怪我不念旧情!” 话已至此,赫鲁晓夫即便下跪,结果也已经不容更改,不久后,斯大林将列昂尼德从德军手中赎回,这可不是为了救他一命,而是要当着众多苏联士兵的面执行枪决。 最终,列昂尼德被枪决,赫鲁晓夫再见到儿子时,已经是一具冰冷的尸体,那一刻,赫鲁晓夫报复心理达到高潮。 1953年,斯大林去世,赫鲁晓夫掌权,斯大林最为宠爱的小儿子瓦西里失去倚仗,再加上酗酒、聚众闹事,两次锒铛入狱;1961年,赫鲁晓夫下令将已故8年的斯大林从列宁墓中移出。 为了完成斯大林枪决儿子列昂尼德的“报复”,赫鲁晓夫用了近20年的时间…… 参考资料:赫鲁晓夫为儿子与斯大林结怨1998-05-06 来源:中华读书报

0 阅读:0
桃花映面红

桃花映面红

桃花映面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