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没想到,自己病逝仅仅7年,小孙子就被“枪毙了”,这是为何?如果朱德在,这事还

淙淙谈历史故事 2025-07-04 15:36:34

朱德没想到,自己病逝仅仅7年,小孙子就被“枪毙了”,这是为何?如果朱德在,这事还会发生吗? 说起朱德,那可是从苦日子走出来的硬汉。1886年,他出生在四川仪陇一个佃农家里,家里穷得叮当响。1909年考进云南陆军讲武堂,开始接触革命思想,后来加入同盟会,投身辛亥革命。1911年云南起义,他带兵打仗,立了不少功。护国战争、北伐战争、南昌起义,他一步步从普通军官干到红军创始人。1928年和毛泽东在井冈山会师,俩人搭档打造了中国工农红军。 长征路上,朱德带着红一方面军翻雪山过草地,硬是咬牙挺过来。抗日战争,他当八路军总指挥,平型关一战打得日军晕头转向。解放战争,他跟毛泽东一起指挥三大战役,把国民党打得满地找牙。1949年新中国成立,他当副主席,后来还当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直到1976年去世,活了90岁。一辈子打仗、搞建设,朱德靠的是铁一般的纪律和朴实作风。 家里的事儿,朱德管得也严。他常说,子女不能靠爹吃饭,更别提搞特权。他的儿子朱琦,生于1916年,母亲是第一任妻子萧菊芳。萧菊芳死得早,朱琦由第三任妻子陈玉珍养大。朱德对朱琦要求高,不许他仗着老子的名头乱来。朱琦后来和赵力平结婚,生了五个孩子,其中老幺就是朱国华。朱德在世时,家里规矩多,孩子不敢放肆。可惜他去世后,这套家教没完全传下来。 1983年,改革开放刚起步,社会乱象不少。中央看治安问题严重,8月25日搞了个“严打”运动,抓犯罪分子那是雷厉风行。就在这节骨眼儿上,朱国华出事了。他1957年出生,是朱琦和赵力平的小儿子,大学毕业后在天津铁路部门当技术员,按说日子过得不错。可他偏偏不安分,利用自己家世背景,经常组织些乱七八糟的舞会,还干出强迫女子的下流事儿。 那时候“流氓罪”是重罪,朱国华的事儿捅出来后,警方直接抓人。证据一堆,受害者指证,他跑不掉。案子很快判了,死刑,枪毙。整个过程快得让人咋舌,可见当时严打力度有多大。更关键的是,这案子送到朱德遗孀康克清手里,她没手软,直接点头同意判决。这事儿传出去,大家都说康克清硬气,可也有人纳闷:朱德的后人,怎么就走到这一步了? 康克清,朱德的第四任妻子,革命老战士。她接到朱国华的案卷时,看完材料没犹豫,说了句“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意思很明白:不管你是谁家的孩子,犯了法就得受罚。她没想着用自己的身份去捞人,反而支持法律判死刑。后来她还把家里人叫一块儿,警告说:“你们要是再出幺蛾子,就是给朱德抹黑。”康克清这态度,真是大义灭亲,没半点含糊。 这事儿要假设一下,分两方面想。如果朱德活着,朱国华还敢不敢犯事儿?朱德那脾气,家里跟部队似的,纪律严得很。朱国华小时候肯定也听过爷爷的教诲,知道老元帅眼里揉不得沙子。有朱德镇着,他八成不敢这么嚣张,舞会啥的估计都不敢搞,更别提犯罪了。 可要是朱国华背着朱德干了呢?朱德会咋办?从他一辈子表现看,这老爷子对党纪国法看得比啥都重。打仗时他能为大局牺牲亲人,和平年代也不会护短。如果知道孙子犯了重罪,他可能会亲自把他交给法院,说:“按法律来,别给我留面子。”所以,不管朱国华敢不敢犯,朱德在的话,这悲剧要么不发生,要么照样跑不了法律制裁。

0 阅读:89

猜你喜欢

淙淙谈历史故事

淙淙谈历史故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