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美国不直接模仿中国歼36和歼50的外形设计,以省去风洞实验的研发成本?
主要是中美两国的技术路线不同。一开始大家都在建风洞,后来出了超算,美国觉得,超算既可以模拟大型风洞的数据,又比再建大型风洞省钱,那干嘛要建呢?然后等他发现,超算不是万能,想再搞的时候,发现自己落后东大几十年了。
中国就不同了,它就一直埋头搞风洞,哪怕再贵,也觉得模拟出来的不如自己吹出来的准,然后搞着搞着,就领先了。这叫什么,这叫命运呀!就像光刻机,80年代咱们的光刻机技术也是世界第一梯队。后来太相信世界了,就没搞了。现在回头一瞧,肠子应该快悔青了。
进一步来讲,飞机外形必须有飞控制系统支撑,又涉及动力、设计平衡调校。如果只是抄外形,其他方面不一样,可能都飞不起来。飞机外形设计难度很大,一不小心就失败。只抄人家外观绝对会失败。
中国六代机的蒙皮外形是可在飞行过程中根据需要进行实时微调的,不是想象中那种一块固定形状的铁皮,外形之下的黑科技多着呢,美国抄个外形没啥用?
要知道,高超音速飞行器,在超过一定临界值后材料和气动外形经受的压力和热力非常大,大到热胀冷缩效应可以使表面变形。就算把材料配比和配件参数给美国人,他们造出来也达不到同样数值。因为材料加工过程还有材料应力问题。所以战斗机是军工明珠不是说说而已。
最重要的原因,我认为美国没有预算了,中国的大型风洞投资都要几百亿,去工业化的美国估计是天文数字,还容易被国会找麻烦,又不是没其它途径搞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