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网友:如果中国没有窃取美国的技术,中国还会这么伟大吗? 这话可真逗!中国科技

瑶光隐岫岚 2025-07-04 21:42:48

美国网友:如果中国没有窃取美国的技术,中国还会这么伟大吗? 这话可真逗!中国科技的崛起,岂是一句“窃取技术”就能抹黑的?咱别的不说,单看每年3.3万亿元的研发投入,就知道中国的科技成就全是真金白银砸出来的。 从高铁跑遍全球到飞行汽车亮相德国,从量子通信领跑世界到新能源技术全球占比超60%,中国科技发展的每一步都踩在自主创新的坚实土地上。 中国高铁从无到有、从追赶到领跑,靠的是近30年持续投入和技术攻关。国铁集团自主研发的CR450动车组,试验时速已达453公里,关键核心技术100%国产化。 2023年,中欧班列开行1.7万列,将中国高铁技术带到欧洲25个国家,这是“窃取技术”能做到的? 早在1999年,中国驻美大使李肇星就曾驳斥“窃取核技术”的谬论,指出中国早在1964年就自主研制出原子弹,这种底蕴岂是抄袭能得来的? 2025年国际交通展上,小鹏汇天的分体式飞行汽车更是吸引全球目光,其电动垂直起降技术完全自主研发。在量子科技领域,中国实现了126光子量子计算机“九章三号”的全球领先;在人工智能领域,百度文心一言、科大讯飞星火大模型均基于自主算法和数据训练。 这些成果,哪一项是靠“窃取”美国技术得来的? 更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科技发展始终坚持开放合作。“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十年成果展上,中国与80多个国家签署科技合作协定,在工业物联网、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领域开展联合研发。这种共赢模式又岂是“窃取”二字能概括的? 事实上,中国科技发展的秘诀,在于庞大的人才储备和持续的制度创新。2023年,中国研发人员全时当量达724万人年,连续11年居世界第一;国家财政科技支出超1.1万亿元,企业研发投入占比达77.7%。 这种“举国体制+市场活力”的双轮驱动,让中国在高铁、航天、新能源等领域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 反观美国,近年来频繁炒作“中国技术威胁”,甚至不惜动用行政手段打压华为、TikTok等中国企业。这种“技术霸凌”恰恰暴露了其对自身创新能力的不自信。 正如科技部《中国科技人才发展报告》指出,中国科技人才队伍结构持续优化,基础研究人员占比稳步提升,这种内生动力才是中国科技持续进步的根本保障。 历史终将证明,中国科技的伟大崛起,源于14亿人民的智慧和汗水,源于对科技创新的执着追求。那些抹黑中国“窃取技术”的言论,不过是某些人不愿面对现实的酸葡萄心理。

0 阅读:40

猜你喜欢

瑶光隐岫岚

瑶光隐岫岚

瑶光隐岫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