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醒!2025年7月3日报道,上海又确诊一例!华山张文宏团队参与会诊,病死率极高

烟雨故人归期 2025-07-04 22:03:39

警醒!2025年7月3日报道,上海又确诊一例!华山张文宏团队参与会诊,病死率极高,发病一周内迅速恶化! (阅读前请点个赞,点个关注,主页有更多你喜欢看的内容) 据7月3日媒体披露,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收治了一名感染“食脑虫”的男童,张文宏教授领衔的专家团队正在全力会诊。 这事之所以会上热搜,因为这玩意实在危险,一旦进脑,病死率高达98%,发病后一周内就能让人脑死亡,更揪心的是,最近两个月全国已经出现多起类似病例。 其实食脑虫不是真的虫子,而是一种单细胞的阿米巴原虫,咱普通人可能没听说过,但医学界对它闻之色变。 目前发现的“食脑虫”主要有三种:福氏耐格里阿米巴、狒狒巴拉姆希阿米巴和棘阿米巴。 就说这次上海男童感染的,狒狒巴拉姆希阿米巴,它能通过皮肤小伤口或者鼻腔钻进人体,一旦进入大脑,就像“微型挖掘机”一样啃食脑组织。 华山医院的王新宇医生打了个比方:这种虫子在大脑里每小时就能分裂一次,三天就能把脑干摧毁。 可能有人要问,好好的人怎么会被这玩意儿盯上?关键就在于“水”。 上个月福建有个5岁小女孩,6月7日和14日两次去游泳、泡温泉,结果22日就开始头痛、呕吐,23日住进医院后很快昏迷,27日确诊福氏耐格里阿米巴感染。 这虫子最喜欢待在温暖的淡水里,像湖泊、温泉、游泳池这些地方,要是水不小心呛进鼻子,它就顺着嗅神经直捣黄龙。 更危险的是自来水直接洗鼻、戴隐形眼镜接触脏水,甚至孩子玩泥巴时膝盖的小伤口,都可能成为感染途径。 据美国疾控中心统计,1962年到2021年,全球只报告了154例福氏耐格里阿米巴感染,只有4人幸存。 这次上海男童的情况更凶险,感染的狒狒巴拉姆希阿米巴病,死率同样高达98%,全球成功救治的案例屈指可数。 这玩意之所以这么难治,一是早期症状太像普通脑膜炎,容易误诊;二是有效药物大多分子量大,很难穿过血脑屏障,而且副作用极大。 就像安徽合肥那个6岁男孩,6月17日发烧后辗转多家医院,直到27日转院上海才确诊,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这两个月全国公开报道的病例,都至少出现了三起:除了上海男童和福建女童,安徽合肥的病例也牵动人心。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患者都是孩子,王新宇医生分析,儿童鼻腔黏膜更薄,免疫力相对较弱,一旦感染进展更快。 福建女童从出现症状到昏迷,只用了3天,上海男童确诊时CT显示脑组织,已经像被虫蛀过一样。 说到这儿肯定有人要问,咱老百姓该咋预防? 记住这三条铁律:第一,坚决不去野泳!像那些没经过消毒的湖泊、溪流,水温超过30度的温泉,都是高危区域。 第二,游泳时一定要戴鼻夹,避免跳水、潜水等动作,防止水直接冲进鼻腔。 第三,皮肤有伤口时别碰脏水,洗鼻要用煮沸过的凉开水,上海疾控中心特别提醒,合规泳池的余氯浓度能杀死阿米巴原虫,去正规场所游泳风险极低。 咱也不得不说说张文宏团队的努力,这次上海男童的治疗方案堪称“全球大救援”:医生们参考了《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美国案例,联合使用喷他脒、磺胺嘧啶等十几种药物,还通过社交平台向全球求助。 更让人揪心的是,很多药物国内没有上市,家长得通过特殊渠道购买。 不过好消息是,经过一周治疗,男童脑脊液中的虫体数量已经开始减少,这事给咱们提了个醒:夏天玩水图凉快,可别拿命开玩笑。 一旦在野外呛水后出现持续高烧、剧烈头痛,必须立刻就医,并且主动告诉医生“我接触过野水”,记住早识别、早用药是唯一的生机。 食脑虫虽然可怕,但只要避开高风险行为,感染概率几乎为零,咱们老百姓别恐慌,但一定要长记性。 对此你还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信息来源:上海确诊1例,张文宏团队参与会诊!病死率极高,一周内迅速恶化-新浪财经 中新健康丨5岁女童游泳泡温泉后昏迷,“食脑虫”很危险-中国新闻网

0 阅读:2
烟雨故人归期

烟雨故人归期

感谢大家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