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5年,65岁老将李靖攻灭吐谷浑。班师回朝,李靖希望李世民赏赐他吐谷浑可汗夫人,照顾生活起居,颐养天年,李世民非常高兴。 长安城的夕阳把朱雀大街染成金色,64岁的李靖拄着唐太宗赐的灵寿杖,一瘸一拐走进太极宫。 这位刚平定吐谷浑的老将,向李世民提出了一个让满朝文武愣住的请求, 他想讨要吐谷浑可汗伏允的夫人。 史料没记载这位亡国妃子的名字,但李靖的理由很实在,自己年迈多病,需要人照顾起居,而熟悉草原生活的可汗夫人再合适不过。 李世民听完哈哈大笑,当场应允。这场面透着荒诞,却藏着盛唐将帅的鲜活性情。 李靖的人生比演义更戏剧,他出身北魏官宦世家,年轻时连隋朝权臣杨素都指着自己的座位对他说:“你小子迟早坐这位置。” 可乱世中的将星差点陨落。李渊在太原起兵时,李靖敏锐察觉,连夜伪装成囚徒往扬州逃,想向隋炀帝告密。 结果长安陷落时他还在半路转悠,被李渊逮个正着,刑场上刀都架脖子了,他突然大喊:“唐公不是要平定天下吗?怎么杀壮士!”这一嗓子救了他的命,也开启了大唐军神的传奇。 吐谷浑这一仗,原本轮不到李靖,贞观八年的凉州,吐谷浑人抢完粮草就跑,唐将段志玄追到青海湖就撤军,气得李世民摔了奏折。 这群高原上的“牛皮糖”太狡猾,烧草场、断水源、劫商队,把河西走廊搅得鸡犬不宁。 李世民需要个能狠咬住猎物不松口的老猎人,满朝武将里只有李靖够格。 可老头当时腿脚不便,连上朝都特许坐轿。听说军情紧急,他直接找房玄龄递话:“我虽老,还能打这一仗!” 六十四岁挂帅,李靖玩的是闪电战, 吐谷浑可汗伏允听说唐军来了,照例烧光草场往沙漠里钻,心想“没草没水看你能追多远”。 唐军将领果然怂了,李道宗等人嚷嚷撤兵。只有侯君集跳出来:“现在怂了,之前白跑三千里?” 李靖一拍大腿,兵分两路包抄。北路唐军饿得眼冒金星,却在曼头山撞见吐谷浑的牛羊群,当场抢粮充饥。 南路军更惨,盛夏时节嚼冰碴子解渴,战马舔雪充饥,硬是在乌海把伏允的主力揍得人仰马翻。 最绝的是契苾何力千里斩首,听说伏允逃到突伦川,蕃将契苾何力带着千余骑兵玩命追击。沙漠里没水就刺马喝血,愣是摸到可汗大帐。 伏允到死都没想通,唐军怎么比草原狼还疯,他儿子慕容顺吓得立刻杀了反唐派天柱王投降。 班师路上还有个插曲,利州刺史高甑生因延误军机被李靖责罚,竟诬告老将军谋反。 李世民查清后直接把他流放,但李靖从此闭门谢客,连亲戚都不见。 这场远征堪称古代特种作战的教科书,李靖用五个月横扫青海高原,灭掉立国三百年的吐谷浑,给丝绸之路扫清障碍。 可班师后的“讨要可汗夫人”操作,让后世史官挠头,有人说这是老将的顽童心性,有人猜是政治作秀,纳降酋妻妾本是游牧传统,李世民曾收突厥可敦,李靖这出或许在帮皇帝试探舆论。 更耐人寻味的是,慕容顺刚当上唐朝册封的傀儡可汗,没半年就被部下杀害,他儿子诺曷钵靠着唐军撑腰才坐稳位置,可见灭国易,收心难。 站在青海湖边,还能想象当年烽烟,李靖墓前至今立着象征积石山的石雕,那是他一生最远的征途。 可汗夫人的结局无人知晓,但大唐军神暮年的这场豪赌,赢了战功,也赢了君心。 李世民后来给他修墓比照卫青霍去病规格,却特意把吐谷浑和突厥的地名刻成石山,这哪是养老,分明让老将军死后还镇着万里河山。 主要信源:(央视网——唐朝名将李靖是如何当上“托塔天王”的?;澎湃新闻——平江淮、灭东突厥、65岁远征苦寒高原:李靖为中华盛世奠基)
635年,65岁老将李靖攻灭吐谷浑。班师回朝,李靖希望李世民赏赐他吐谷浑可汗夫人
猫猫背茹茹
2025-07-05 13:42:07
0
阅读: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