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115师686团炮弹告急,全团只剩下3发炮弹,团长张仁初急得团团转。这时,一个侦察员告诉他,城中的鬼子刚运来了几百发炮弹! 话说白彦镇卡在抱犊崮与天宝山要地,而地主孙鹤龄的伪军与日军在此筑巢,像根毒刺扎进鲁南根据地咽喉。 不拔掉这颗毒瘤始终是个祸害,就在半个月前686团刚冒雪奔袭六十里,端掉孙家老巢,开仓放粮建立民主政权。可日军反扑如疯狗,三次争夺战耗尽了家底。 炮兵连长李玉章蹲在墙角擦拭炮膛,两门九二式步兵炮是梁山战役缴获的命根子。全连战士盯着最后三发炮弹,眼神像守着最后一捧救命粮。 面对装备精良的鬼子,没有炮火支援这场仗不好打当大家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时。 侦察员王二虎裹着寒气撞进指挥所,棉衣结满冰碴。他喘着粗气报告,白彦镇北小学教室码着九十三箱炮弹,守军仅两个哨兵。 张仁初拳头砸向桌面,震得煤油灯直晃,李玉章!带一个排,把炮弹抠出来! 真是瞌睡来了送枕头,直到咱炮弹不够他们既然贴心给咱送来炮弹好狠狠地打他们。 当夜零时,三十条黑影贴墙根潜入镇子。排水沟里结着薄冰,李玉章带头爬行,左腿旧伤冻得刺骨。 当撬开小学后墙石缝时,月光正照亮满屋弹药箱,印着日文的木箱堆成小山,这些炮弹足够打半年仗。 当解决看守之后,炮弹箱在战士肩头无声传递。轮到第七箱时,没想到新兵脚下打滑,木箱砸地声惊破死寂。 霎时探照灯横扫,日军皮靴声从三面围拢,说时迟那时快李玉章操起机枪架在窗台,子弹擦着他耳廓溅起砖屑。 于是大喊着,你们先撤退我顶住,在这时他的左腿突然炸开剧痛,在他栽倒时瞥见最后一名战士翻出墙洞。 镇南骤然枪声大作,张仁初的佯攻部队点燃铁桶里的鞭炮,三挺机枪撕开夜幕。 日军指挥官森川误判主力在南,把预备队全压上城门。这生死七分钟,为运弹小队撕开了生路。 当李玉章在颠簸中醒来,发现自己趴在驴车上。 老周带着十几个乡亲正把炮弹箱埋进粮垛,这个被日军抓过苦力的汉子,硬是用镰刀劈开铁丝网,带乡亲们把三十箱炮弹运出魔窟。 当驴车在沟壑间疾驰,身后小学方向火光冲天,李玉章撤离前安放的炸药,把剩余炮弹全掀上了天。 三天后,白彦镇日军据点轰然震颤,李玉章躺在担架上指挥校准,首炮掀翻西北角炮楼,二炮端掉中心指挥部,三炮引爆弹药库。 火球腾空的刹那,张仁初在指挥所攥碎半截铅笔,那批用血换来的炮弹,正撕开日军铁桶阵。 在那之后因为有了鬼子的炮弹支持,686团横扫十七个据点。 在九二式步兵炮的怒吼中,抱犊崮与天宝山连成一片红色版图。5月朝阳里,张仁初站在白彦镇废墟上远眺,被炮火犁过的焦土已冒出青草嫩芽。 如今白彦镇小学旧址陈列着锈迹斑斑的九二式步兵炮,玻璃柜里三枚复原弹壳锃亮如新。 参观者常驻足凝视弹壳底部的凹痕,那是1940年春天,一群衣不蔽体的战士用肩扛手撬刻下的生路。当三发炮弹的绝境化作燎原之火,便是山河重光最硬的道理。 主要信源:(《八路军115师战史》)(《鲁南抗日战争史》)
1940年,115师686团炮弹告急,全团只剩下3发炮弹,团长张仁初急得团团转。
紫藤绕风轩
2025-07-05 23:33:23
0
阅读:261
穆易
[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