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俄罗斯专家说中关键:“不论是伊朗还是俄罗斯,都存在一个错觉,那就是只要他们躺下,欧美就会去打中国,所以中国需要他们。无论他们做什么,中国都应该出钱,出力,然而事实证明他们都想错了! 俄罗斯总觉得自己挡着北约东扩,伊朗想着扼守霍尔木兹海峡,就该让中国 “无条件输血”,这不就是典型的 “大哥我罩你,你得交保护费” 思维? 可中国偏不接这茬 —— 你卖油气咱按市场价买,你搞基建咱看项目回报率,想拿 “抗欧美” 当筹码敲竹杠?中国在国际上做事讲究的是平等互利,从来不是谁喊几句口号就能绑架的。 俄伊还总把自己当成是 “欧美眼中钉”,想着只要自己躺平,中国就成了 “唯一靶子”,可他们忘了欧美那套 “离岸平衡” 玩得比谁都精 —— 今天打压俄罗斯,明天制裁伊朗,后天又跟中国搞 “小院高墙”,本质是怕非西方世界抱团。 前两年美国同时对中俄加征关税,不就明摆着 “谁也别想好过” 吗?欧美对中国的压力是长期存在的,不会因为某个国家的态度改变而转移,中国也从来没指望靠别人当挡箭牌。 更绝的是,俄伊总觉得中国 “需要盟友抗欧美”,却不懂中国玩的是 “朋友圈战略”—— 跟俄罗斯搞能源合作,是因为咱缺油气;帮伊朗建光伏电站,是因为咱有技术优势;但这不代表咱要当 “冤大头”。 中国在非洲建铁路、在东南亚搞基建,哪次不是 “你出资源我出技术,大家一起赚钱”?这种合作是双向的,不是单方面的施舍。 从实际行动看,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始终保持中立和理性。就拿俄乌冲突来说,王毅外长多次强调中方坚持劝和促谈,不向冲突方提供致命性武器,严格管控两用物项出口。 这说明中国不会因为与俄罗斯的合作就盲目支持其军事行动,而是从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的大局出发。 同样,在伊朗核问题上,中国虽然反对单边制裁,但也没有支持伊朗发展核武器,而是主张通过对话解决问题。这种立场不是软弱,而是基于对自身利益和国际责任的清醒认识。 有人可能会说,中国对俄罗斯的经济支持力度很大,这难道不是 “输血” 吗?其实,中俄贸易是互利共赢的。2023 年,中俄双边贸易额高达 2400 亿美元,俄罗斯向中国出口能源,中国向俄罗斯出口工业品,双方都从中受益。 中国还为俄罗斯提供了贷款支持,但这些贷款都是有明确用途和偿还计划的,比如用于高铁建设和能源项目。这种合作是建立在市场原则基础上的,不是单方面的援助。 再看看国际形势的变化。欧美对中国的压力是多方面的,包括贸易、科技、人权等领域,这些压力不会因为中俄或中伊关系而减少。 中国在应对这些压力时,采取的是主动出击的策略,比如对 30 个国家的不锈钢产品加征反倾销税,有力回击了某些国家试图损害中国利益的行为。 这种反制措施显示了中国维护自身权益的决心和能力,也说明中国不需要依赖他国来分担压力。 说到底,伊朗和俄罗斯的错觉源于对中国外交政策的不理解。中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 中国不结盟,不搞对抗,主张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国际争端。这种政策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基于对历史经验和现实利益的深刻总结。 回顾历史,俄罗斯曾多次向西方妥协,但最终未能得到接纳,反而陷入困境,不得不 “转向东方” 寻求合作。伊朗在叙利亚问题上的表里不一,也导致中国调整了对其策略。 这些教训都表明,任何国家都不能把中国的合作视为理所当然,更不能试图通过要挟来获取利益。 在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复杂,但有一点是明确的:中国的支持从来不是 “无条件投喂”,而是 “平等共赢”。 无论是俄罗斯还是伊朗,都应该认清现实,放弃 “躺平换支持” 的幻想,与中国建立真正平等互利的合作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在国际舞台上实现共同发展,而不是陷入零和博弈的死胡同。 中国的强大和自信,来自于自身的发展和对国际形势的准确判断。我们有能力应对外部压力,也有智慧处理与各国的关系。 那些试图绑架中国的想法,最终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正如俄罗斯专家所说,事实已经证明他们错了,未来的事实也将继续证明,中国的道路是正确的,中国的选择是明智的。
俄罗斯众叛亲离,才刚刚开始。跟着俄罗斯混,三天饿九顿。俄罗斯,原来的苏联惯用的
【8评论】【4点赞】
用户10xxx85
你这思想典型的西方思维
老余
别有用心的汉奸文字!
悠悠草心
论经济,中国三十来个省市不就相当于欧洲一群小国家,人口经济都是和欧盟半斤八两;论军事,我们的五大战区实力仅次于美俄,相当于3~7都是咱家的,并且能做到互相统筹,互相搭台,这哪是各自心怀鬼胎的欧盟能比的。更不要说我们还有全球独一档的工业造血能力、国防动员能力,我们没有必要去和那些不可靠的国家搞军事同盟。
用户15xxx19
就凭中国自身军事实力,中国根本不需任何国家为我们挡子弹
傻大V
我们该不该支持毛子
脸黑黑
用蔡正元的话说,中国比谁都亲美,只不过美国现在不亲中,别妄想因为他国跟美国翻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