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乌克兰女大学生不顾家人反对,跨越7000公里嫁给一名中国人,可谁都没

落叶随风呀 2025-07-07 00:02:34

2016年,乌克兰女大学生不顾家人反对,跨越7000公里嫁给一名中国人,可谁都没有想到,在六年之后,乌克兰竟然爆发了大规模的战争。 在一个乌克兰小镇上,卡佳的生活原本像童话般美好。家境优越,父亲是企业家,母亲经营木材加工厂,她自己也在2015年考入一所知名大学,成绩名列前茅。假期里,她常去母亲的工厂帮忙,日子过得充实又平静。可谁也没料到,命运会在那年夏天拐了个弯。一个来自中国福建的打工仔廖锐杰走进了她的世界,他那双沾满木屑的手和憨厚的笑容,让卡佳的心跳乱了节奏。 卡佳第一次见到廖锐杰,是在工厂的木材堆旁。他跟着父亲来乌克兰跑木材生意,皮肤被太阳晒得黝黑,干活时总是一声不吭,埋头苦干。卡佳负责记录木材规格,他在一旁帮忙搬运,两人慢慢熟络起来。午饭时,他们聊起各自的生活,卡佳讲大学里的趣事,廖锐杰说起福建的山山水水。卡佳被他的踏实和韧劲打动,廖锐杰也欣赏她的聪明和独立。感情就这样在日复一日的相处中发酵,从陌生到熟悉,再到心动。 可这段感情一开始就不被看好。卡佳的父母听说女儿喜欢上一个中国打工仔,眉头皱得能夹死蚊子。母亲觉得中国太远,怕女儿吃苦;父亲则认为文化差异太大,日子不好过。卡佳没退缩,她带着廖锐杰回家吃饭,让他用行动证明自己的诚意。父母看他老实肯干,慢慢松了口,但心里还是不踏实。卡佳却铁了心,认定这就是她要的人。2016年,他们在小镇的教堂结了婚,婚礼简单却温馨,亲友的祝福声里,他们憧憬着未来的小日子。 婚后,廖锐杰继续在工厂干活,卡佳在家带孩子。两个小家伙先后出生,家里热闹起来。夫妻俩虽然忙,但总能互相搭把手,日子过得踏实又甜蜜。卡佳学会了做中式饭菜,廖锐杰也试着适应乌克兰的寒冬。他们想着,等攒够钱,就带孩子去中国看看福建的大海。可生活哪有那么顺利,2022年2月,一切都变了。 那天清晨,卡佳被远处传来的爆炸声惊醒,窗外火光隐约可见。俄乌冲突爆发了,平静的小镇瞬间陷入混乱。超市的货架被抢空,学校停课,街上的人越来越少。廖锐杰当机立断,觉得得赶紧走,不能让孩子冒险。卡佳心里慌,但还是收拾了行李,准备回中国。她怎么也没想到,当初跨越7000公里嫁过来的决定,会在六年后迎来这样的考验。 好在中国政府没让海外的同胞失望。冲突一爆发,中国驻乌克兰大使馆就启动了撤侨行动。廖锐杰联系上使馆,登记了信息,拿到撤离通知。那天,他们带着孩子,背着简单的行李,步行到集合点。路上全是逃难的人,空气里弥漫着紧张的气息。使馆工作人员忙着核查名单,安排大巴。卡佳一家上了车,一路颠簸,穿过满目疮痍的街道,终于到了边境。之后,他们在邻国登上飞往中国的飞机。 2022年3月,他们安全抵达福建福州。廖锐杰的家人早早在机场等着,抱住孩子就红了眼眶。福建的天气湿热,空气里带着海腥味,和乌克兰的寒冷完全不一样。卡佳有点不适应,但心里踏实了。他们在福州安了家,廖锐杰重操旧业,做起了木材生意。卡佳一心扑在孩子身上,还报了个社区的中文班,每天早起送孩子上学,下午学几句普通话,慢慢融进了当地的生活。 孩子们适应得更快,在学校交了新朋友,每天放学回来叽叽喳喳讲个不停。卡佳学会了包饺子,还爱上了福建的鱼丸汤。逢年过节,她和廖锐杰带着孩子回老家,跟着大家一起吃团圆饭,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暖。她常跟邻居说:“中国不只是锐杰的根,也是我的家。”廖锐杰也没闲着,生意上忙活之余,还常帮社区干点力所能及的事,算是回报这片土地的恩情。 回想那段战火中的日子,卡佳至今心有余悸。她感激中国政府在关键时刻伸出援手,也为自己能成为这个国家的一员而骄傲。六年时间,他们从乌克兰的小镇走到中国的海边,爱情没被距离打败,也没被战争摧毁,反而在磨难中更坚韧。卡佳和廖锐杰的故事,像一盏灯,照亮了平凡人生的不平凡。他们在福建的新生活,透着一种韧劲和感恩,也让人感慨和平的可贵。

0 阅读:0
落叶随风呀

落叶随风呀

恰饭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