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亨继位后,给李隆基写信:父亲,你回来做皇帝,我依旧做太子。不料,李隆基回信说:“我不回长安,把剑南道给我,我在此终老。”李亨一听,就急了。 都说“皇家无亲情”,这句话在李隆基和李亨的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可以说这对父子,一生当中都在为“私利”而斗争。 李隆基的能力毋庸置疑,开创了“开元盛世”,将唐朝发展为世界上最鼎盛的国家,如此“权威”的皇帝,在朝中自然是说一不二。 对于皇帝来说,除了要保障国力兴盛、各个机构正常运转以外,还有一件至关重要的大事需要考虑,那就是“太子”的筛选。 其实刚开始李隆基并不看好李亨,俗话说“爱屋及乌”,李亨的母亲杨氏地位低下,在皇宫中属于最低级的“庶妃”,并不受李隆基的关注。 连母亲都不受宠,儿子自然更不用说,不过李亨有一点比较幸运,因为王皇后膝下无子,再加上皇宫中规定不允许生母抚养孩子,所以李亨刚刚出生,就被送到王皇后的身边“当儿子”。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李亨也是所谓的“嫡长子”,这为他日后的“登基”埋下伏笔,同样也是因为“地位低下”,李亨才能顺利上位。 当年武惠妃为了让儿子上位,假意住所有盗贼进入,于是命李瑛等三位皇子”带刀”进入寝宫。 万万没想到,三位皇子能躲得过党派斗争,却躲不过武惠妃的“妇毒之心”,武惠妃坚称三皇子“带刀入寝宫”,就是为了谋反,这一幕像不像水浒传中,高逑陷害林冲的戏份。 要知道武惠妃可是李隆基最宠爱的妃子,儿子刺杀”皇妃”,此事何等严重,一气之下李隆基将三位皇子“赐死”,这一事件也被称为“一日杀三子”。 皇子没有了,这一下李亨才进入李隆基的视线,因为李亨实力最弱,也是最好控制的一位“接班人”,对于李隆基来说,李亨无疑是“最安全的选项”,于是李亨顺理成章成为太子。 可风水轮流转,安史之乱后,李隆基逃亡四川,恰好给了李亨顺势登基的“好机会”,在属下的支持下,李亨在灵武登基。 虽这么多年被父亲冷落,从面子上李亨也不能置父亲于不顾,为此李亨还专门给父亲写信,让他回来长安“养老”。 父子不合已有多年,这也是李亨为了避免留下“口实”而做出的无奈之举。 对于李隆基来说,肯定不能回长安,于是在回信中李隆基表示想要把“剑南道”作为自己的封地,在这块封底中安度晚年。 剑南道远离长安,而且物资丰富,如果真的把剑南道让给“老爸”,那就相当于给了他一个能“杀回长安”的资本,李亨肯定不愿意。 事实也是如此,受到“皇权”胁迫,李隆基不得不再次回到长安,并被软禁在皇宫深墙之中,巧合的是,李隆基去世13天后,李亨也因病去世。 父子俩斗了这么多年,最终也逃不过生老病死...... 信息来源: 四川省情网———眉州:1360年的建置沿革 百度百科———李隆基、李亨 澎湃新闻客户端———若要灭亡,必先疯狂
1464年,明英宗朱祁镇驾崩,太子朱见深即位。随即朱见深就遇到了一个让他头疼的问
【1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