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陈丽华正跟儿子聊生意呢,迟重瑞冷不丁插了句话。这时候,就见陈丽华脸色一下子变了,说:“迟先生,你这是不懂规矩啊……”
当时,陈丽华穿着量身定制的深色旗袍,坐在红木桌前,手里紧紧攥着财务报表,正和儿子讨论香港地产项目资金缺口的事儿。
迟重瑞在角落里坐着,端着个青瓷茶盏,突然指着图纸说:“我觉得这儿能弄个会所。”这一说,空气好像瞬间凝固了,陈丽华指尖的钢笔在纸上都洇出一团墨渍。
陈丽华可是从颐和园老宅出来的满清贵族后代,18岁靠缝纫机赚到第一桶金。80年代她在香港炒楼花的时候,迟重瑞还在《西游记》片场披着袈裟念紧箍咒呢。
后来她带着2亿港币回北京建长安俱乐部,那时候《西游记》剧组因为五毛钱特效被观众骂上报纸了。这俩生活在不同世界的人,却在京剧票友会上看对眼了。
刚结婚那会,陈丽华带迟重瑞去参加董事会,38岁的“御弟哥哥”刚开口说股权分配的事儿,就被财务总监的咳嗽声打断了。
从那以后,迟重瑞就学会在紫檀屏风后面默默泡茶,看着妻子用算盘和计算器一起对账。
一直到1995年那次开会,他想着都结婚十年了,有些界限该能打破了。
“账本上的数字可比经书难懂得多。”迟重瑞后来在紫檀博物馆,笑着跟来参观的人说。
那天他不说话之后,陈丽华当晚就把香港浅水湾的别墅过户到他名下了。
外人看着觉得是女强男弱,可实际上他俩各有分工,配合得特默契。陈丽华掌管着百亿的商业帝国,迟重瑞就守着一屋子古董,给每个紫檀展柜配的防尘布,上面绣的都是用金线绣的《心经》。
现在在博物馆的监控里,常能看到穿着西装的“唐僧”踮着脚擦匾额,后面跟着个穿香云纱的老太太,还会突然伸手说:“左边再高两公分。”二十多年前那句“不懂规矩”,早变成展厅里499件明清紫檀家具,静静诉说着一段比商业传奇更值得琢磨的婚姻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