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狼牙山五壮士”幸存者葛振林意外得知,中央军委发给他的金质勋章竟然被

素花淡草意悠 2025-07-08 00:18:12

1994年,“狼牙山五壮士”幸存者葛振林意外得知,中央军委发给他的金质勋章竟然被儿子偷去换毒品了,面对这种情况,葛振林会如何处理。 主要信源:(大众网——“狼牙山五壮士”之一葛振林因病去世 享年88岁;南海网——英雄葛振林的寻常家事:儿子为吸毒偷红旗勋童.) 1998年深秋的半夜,狼牙山幸存壮士葛振林在军分区干休所床上翻来覆去。 八十二岁的老人瞪着天花板叹气:当年在棋盘陀打鬼子没皱过眉,如今却教不好亲生儿子。 天刚蒙蒙亮,他拄着拐棍敲开衡阳市公安局张朝维局长的门:"我要举报三小子葛拥宪吸毒,请政府法办!" 时间退回1941年9月,河北易县农会青年余药夫躲避扫荡时,在双鞍岭乱石堆里发现两个血人。 这就是跳崖幸存的八路军战士葛振林和宋学义。 余药夫撕开褂子给两人包扎,背到破庙藏了三天。 临别时葛振林拉住要参军的恩人:"兄弟回吧,你屋里还有婆姨要照顾。" 这个细节后来被军史馆收录在《晋察冀抗战民间救助档案》里。 重伤员归队后成了军区榜样。 宋学义因腰伤复发转业河南,葛振林却从抗日打到解放战争,又跨过鸭绿江。 1955年授少校衔时,他胸前已有七八枚军功章。 转业到衡阳兵役局工作后,街坊只见他穿旧军装坐公交上班,没人知道这个方脸汉子是课本里的英雄。 直到1958年电影《狼牙山五壮士》上映,三小子葛拥宪举着语文书冲进屋:"爹!课本上有个八路军跟您同名!" 葛振林拿过课本的手直哆嗦,嘴上却硬撑:"全国多少叫葛振林的?读书才是正经!" 孩子转头问班主任,真相就此传开。 小拥宪成了全校焦点,作业本被同学抢着摸"英雄儿子摸过的纸"。 成绩中游的孩子渐渐飘了,书包里塞满玻璃弹珠,巷尾打架总有他的份。 最严重那次,葛振林提着儿子后颈皮,挨家挨户给邻居赔不是。 巷口卖冰棍的王婆还记得老汉涨红的脸:"对不住啊老姐姐,医药费从我工资扣!" 1974年知青下乡,葛拥宪跺着脚不肯去衡阳县插队:"爸您找领导说句话啊!" 老英雄把锄头塞他手里:"我当兵时还没锄头高呢!" 三年后知青回城,葛拥宪被分到建湘柴油机厂当车工。 看着同学进机关坐办公室,他回家摔了搪瓷缸:"凭您老的面子,就不能活动活动?" 葛振林把缸子捡起来擦净:"我面皮是烈士鲜血染的,不是给你铺路的!" 父子从此结下疙瘩。 改革开放的南风吹到衡阳时,葛拥宪扔了工装往广州跑。 厂书记来家访,葛振林摸着缺席登记表叹气:"孩子说去做生意,怕是走歪道了。" 最痛心的事发生在1994年"八一"节前。 军委通知老英雄进京授勋,葛振林开箱取礼服,发现那枚中央军委特授的"红旗勋章"不翼而飞。 三天后民警在当铺找到凭证,葛拥宪六百块卖了勋章换白粉。 黄茶岭派出所顾及英雄脸面没拘留,老人在调解室扇了自己两耳光:"是我教子无方!" 1998年秋夜,又抓到儿子在公厕注射的葛振林彻夜未眠。 次日走进公安局时,值班民警认出老人要敬礼,他却按住对方的手:"今天不穿军装,以公民身份举报吸毒人员葛拥宪。 "警察送戒毒通知书那晚,邻居听见葛家传来压抑的哭声。 三个月后老人去探监,隔着铁窗叮嘱:"勋章丢了能补,人毁了就真没了。" 转身时棉衣后襟被铁栏杆勾住,葛拥宪看见父亲踉跄的背影,突然想起九岁那年发烧,也是这个宽肩膀背他跑三里地去医院。 2005年春末,英雄追悼会在衡阳殡仪馆举行。 灵堂摆满全国各地寄来的花圈,刚过不惑之年的葛拥宪挺直腰杆守在灵前。 当哀乐奏响《太行山上》时,他突然扑通跪地,额头把青砖磕得咚咚响。 火化炉前飘出青烟时,这个曾怨恨父亲半辈子的汉子,终于从骨灰里嗅到狼牙山的风骨。 对此您怎么看?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0 阅读:0
素花淡草意悠

素花淡草意悠

素花淡草意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