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爱猫的宿管大爷,热死在学校装空调的前夕...
谁能想到,这竟然是发生在2025年的事?
这个周末,青岛大学一名宿管大爷,因为没有空调被活活热死在门卫室。
而这件事之所以被热议,竟然还是因为学生自发的悼念。
根据学生们描述,这位宿管大爷生前住在学生宿舍门口的一间6平米的铁皮顶平房内。
在他们眼中,大爷不仅和蔼慈祥,还非常有爱心。
宿舍里有什么东西坏了,大爷总是乐呵呵地去维修,还经常帮同学们修自行车、电动车。
他生前收养了多只流浪猫,自己平时省吃俭用,但却把小猫们养的很好。
而在事发前,大爷疑似被拖欠8个月工资,平时只能吃挂面果腹,衣服也是捡着学生不要的穿。
有学生说,前几天大爷还说捡到一件棉袄和一双棉鞋,要留到冬天穿。
可谁曾想,他竟没有熬过这个夏天?
大爷出事这几天,正值青岛几年难遇的高温天气,平均气温三十多度,局部区域更是达到40℃。
事发之前,该校就有学生在宿舍热到中暑被救护车送医治疗。
而大爷住的那个屋子也没有空调,只有一台风扇,还因为受潮经常打不开,屋里比屋外都热。
有学生回忆说,因为大爷屋子小又不通风,他还给猫咪们配了三个小风扇,而自己热到只能在门口呆着。
事后,有学生测了那平房内温度高达 43℃。
说白了,在这样极端的高温环境下,哪怕风扇好使也根本起不到什么降温作用。
最终,那6平米的值班室成了生命绝境。
7月6号早晨,大爷被发现时,已经没有了生命体征。
可一个宿管大爷的死,为什么会引发众怒?
看看涉事学校的处理方式就懂了。
人是7月6号早上出事的,学校却在7号凌晨1点半发声明,内容更是避重就轻。
说明中只说“一名物业人员身体异常离世”,却不提"没有空调”、“高温”。
更讽刺的是,事发后各部门踢皮球扯皮推诿。
后勤推给宿管,学工部接电话就挂,总值班室说 "屋里没那么热"。
所以,屋里是哪个屋里?
是大爷呆的43度铁皮屋还是你开着空调冒冷气的办公室?
最绝的是,学校切割把大爷归为“物业人员”,物业立即发声明说不是他们的员工。
所以,大爷是自己住进学校门卫室的吗?
如果不是校内工作人员,学校怎么允许的呢?
而口口声声和大爷撇清关系,只字不提“高温”的学校事发后第一个动作却是 “装空调”。
有人说,出了事了,死了人了,开始装空调了,早干嘛去了?
其实,真不怪大众愤怒。
要知道,这所高校前段时间还因为毕业典礼演唱会出圈上过热搜。
而再次上热搜竟然是因为“学校没有空调闹出人命”?
于是就有人说,“每年花几百万宣传毕业典礼办演唱会,却发不起工资买不起空调,谁信?”
还有人说,既然能够在事发后立马安装空调,那在事发前不安装是在等什么?
而学校方面对此的回应是,“(准备)安空调的计划好几年了,现在正在装。”
可计划了好几年的事为什么之前一直没有进展,一出事就马上可以安了?
难道非得用门卫大爷的生命,才能换来这所谓的“安装”动作?
这件事发生后,很多人感叹说,原来不是每个大学宿舍都有空调。
还有人说,学长学姐的那句“优先填报有空调的大学”不是句玩笑,而是保命忠告。
事实是,高校不装空调烫上热搜的并非孤立事件。
早在六月份,哈尔滨有大学就因为没有空调学生热的只能在室外睡觉上过新闻。
也是在大爷出事的当下,烟台某所大学的学生因没有空调接二连三热晕,叫了四五辆救护车。
在大爷去世之前,有些学校明确说安装不了空调,他们给的理由是线路老化。
可他们说的这个“线路老化”仿佛是能选择楼层一样。
明明是同一栋楼,留学生住的一二三层楼就没有老化,而普通学生住的层数就不符合安装条件。
于是,在很多学校就出现了很诡异的一幕。
留学生在宿舍吹着空调,普通学生却只能去操场搭帐篷或者去图书馆、旅馆避暑。
这也太离谱了吧?吹个空调还分出三六九等来了?
这么明目张胆的崇洋媚外,贱不贱啊?
不过,就青大宿管这件事之后,包括青大在内这些学校,空调忽然就可以立刻马上安装了。
可如果没有出这条人命,学生们还要在没有空调的宿舍里煎熬多久呢?
说句难听的,大爷的去世虽然加速了空调的安装,但恐怕那个小屋并不在安装范围。
而如今,哪怕空调装上,保安室的灯也不会再亮了。
毕竟那位最需要降温的人,已经倒在了空调安装的前夕。
从哈尔滨学生在走廊打地铺熬过 40℃高温,到烟台学子因中暑被抬进医院。
再到青岛宿管倒在无空调的门卫室。
一个生命的离去,终于为一群人换来了空调。
可这阵阵凉风之下,究竟吹的是谁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