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自建充电设施,原则上应无差别开放……
这就是屁股决定脑袋的决定,真正在节假日去高速排队充几次电,就不会这样要求了!
比如理想的5C,匹配理想超充车型,就是为了保证自己车型的超充体验,充电12分钟差不多就可以了,翻台率高,一个小时可以充四五台超充车型,充电效率是最高的!设备最大化利用。
你想想,这种充电桩被几十kW的慢充车型占了的话,一个小时才充一个,才是对优秀资源的极大浪费,超充车型的人排队又会是什么感受!
一个方法是理想之前说的,对通过高压超充认证的车型开放(现在一直没有实施)
另一方面可能就是差异化价格了,别的品牌更贵。现在小鹏已经开始了超充桩价格更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