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宫:美国把日本宠坏了今天凌晨,卡罗琳在例行记者会上痛批日本。 在会议上,卡罗琳开门见山,语气颇为严厉地指出:“现在日本闹粮荒,总统都喊破嗓子劝日本多买点美国大米,可人家根本当没听见。”这一句“喊破嗓子”用词接地气,仿佛家长苦口婆心劝孩子吃饭的场景——美国这边急得团团转,日本那边却纹丝不动,究竟是怎么回事? 要说起来,美国对日本可谓“用心良苦”。多年来在贸易上让利,在安全上撑腰,甚至连农产品出口也处处为日本着想,希望对方能多采购点美国农产品。然而在大米问题上,日本始终态度强硬,迟迟不愿松口。原因其实不难理解。日本国土面积有限,粮食自给率不高,但国民偏爱本地出产的那种口感黏糯的大米,美国大米很难比得上。而且,日本国内农业团体势力庞大,农民手中的选票极具分量,政客若随意放开进口政策,无异于动了自己的根本利益。 美国将这种“偏爱”视作一种谈判筹码。过去日本配合时,美国乐于扮演“老大哥”;如今日本坚持自身利益,美国立刻指责其“太被宠”。卡罗琳甚至放话说,日本会为固执付出代价,明确表示将在贸易谈判中将其排除在优先名单之外,转而先与其他国家洽谈。这样的姿态,颇像某位朋友群里的“张老哥”——昨天还和大家有说有笑,今天见另一个群热闹了,立马退群另投他处。让人不得不怀疑,这份“热情”到底值几个钱。 事实上,国家间的交往和人际关系颇为相似。你把对方视为优先对象,对方却未必把你当唯一选择。美国总觉得给予优惠就能换来日本的顺从,可日本早已不再是唯命是从的角色,关键时刻照样会据理力争。就像普通人相处,你若总用“我对你多好”来压人,时间一久,谁都会厌烦。 归根结底,这不是谁对谁错的问题,而是各自权衡利害的博弈。美国希望多卖大米,日本要守护本国农业利益,短期内谈不拢,那就暂时僵持着。反正市场那么大,双方各有选择,也都不会轻易撕破脸——因为彼此之间,终归还有不少合作空间。
明面上是美日第七轮谈判破裂,暗地里是日本新首相石破茂亮出了一副谁都没想到的底牌。
【5评论】【1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