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场备受瞩目的“普特通话”不欢而散,余波至今仍在震荡!据特朗普亲口透露,他与普京的通话结局相当难看。焦点在于普京断然拒绝了美方期待的停火提议,这一“油盐不进”的姿态让特朗普直言感到“不满”甚至“很生气”——这种直白的情绪表露,在政治强人的互动中实属罕见。 更值得注意的是,这股怒火并未消散。 时间过去了数天,特朗普仍在公开场合“翻旧账”,反复强调对那次通话“深感失望、极其失望”。能让这位向来以“交易艺术”自傲的前总统念念不忘、絮絮叨叨,足见普京的强硬态度是真的戳到了他的痛处。在特朗普看来,自己明明已通过“削减援乌武器”的姿态(至少是信号)向莫斯科释放了“善意”,普京却“不给面子”,拒绝在谈判桌上退让半步,这简直是“不识抬举”,挑战了他的预期和权威。 而这股“滔天怒火”背后,潜藏着真实的战略担忧。 回溯特朗普执政经历,其个人情绪与好恶对国家外交政策的影响众所周知。若真被普京的“强硬”气到失去理智或感到严重挫败,为找回场子,不排除他会采取某些非常规手段——比如在政策层面或言论上,给俄罗斯施加一些意想不到的“教训”。特朗普手握的巨大影响力及其善变的行事风格,让他即使卸任,依然是莫斯科不敢忽视的“变量”。 深谙此道的普京,显然嗅到了危险信号。 通话后的连日风波及特朗普的持续不满,逼得克里姆林宫赶忙“往回找补”。普京迅速亲自出面降温,祭出一套令人意想不到的“历史温情牌”。他强调美俄关系在历史上是“良好且独特”的,甚至搬出“俄罗斯助美独立”、“挺北方打内战”等尘封往事。潜台词呼之欲出:“川普老弟,咱老俄家当年可是给山姆大叔出过大力的‘老铁’,这份人情你得记着点,可别意气用事啊!” 这手“发好人卡”的操作,无异于一场紧急的危机公关,试图用“昔日情谊”软化特朗普当下的怒气和可能的风险行动。 这场“通话风暴”及其后续口水战,远非简单的情绪失控。它深刻揭示了美俄间深刻的战略互疑、微妙的讨价还价,以及两个极具个性的大国领导人之间,那份建立在现实利益之上却又易受情绪牵绊的复杂角力。普京的“硬”与随后的“软”,特朗普的“示好”不成反被“激怒”,这场大戏的每一步,都牵动着地缘政治的敏感神经。
特朗普还是变调了,这才是主流民意。据环球消息,6日,美国总统
【14评论】【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