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云南一个医生和人打牌时输红了眼,脱口而出:“我当过红军军长,你拿什么和我比?”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56年春天,云南安宁县的一家小诊所悄无声息地关了门,这里曾经是镇上不少人求医问药的地方,医生手法娴熟,药方也管用,但脾气出了名的怪,动不动就甩脸色,人们叫他“曾医生”,没人知道他从哪里来,也没人愿意多问,谁能想到,这个扎针开药的老头,竟是几十年前红军的一位高级将领。 曾医生真正的名字叫孔荷宠,他一生换过许多身份,穿过红军的军装,也披过国军的将袍,还坐过牢,逃过命,最终藏身在这个偏远小镇,用草药和手术刀掩盖过去,他的身份被揭开,是因为一份来自湖南的协查电报,电报里提到,一个三十年代投敌叛变的重要人物,可能藏匿在云南,云南省公安厅立刻翻查旧卷宗,很快就注意到两年前一名叫“曾福生”的乡村医生曾在牌桌上自称“打过仗,是中将”,这句当时被当成笑话的狂言,突然变得不那么可笑。 调查人员秘密走访诊所,摸清了他的生活轨迹,诊所的墙缝里,藏着一包“青天白日”将官军章,几份泛黄的南昌行营通行证,还有一些从未使用过的银元和香烟,全都是国民党中上层军官的遗物,证据坐实,孔荷宠的真实身份终于被锁定,办案人员迅速出动,将他带走,整个过程没有挣扎,他只是低着头,看着地面,连多看一眼诊所都没有。 孔荷宠的一生,像是一场跌宕起伏的战斗,从底层出发,高攀到权力顶峰,又在自毁中坠入深渊,他出生于1896年,湖南平江人,出身贫苦,从小帮家里种田、打短工,少年时父亲病死,他揣着一点干粮闯荡长沙,进了造纸坊,做苦工,苦活累活干了几年,染了病,被赶出门,后来,他投奔湘军,扛着汉阳造步枪上战场,辗转各地剿匪维稳,生活依旧艰难。 1926年北伐军进入湖南,他在农民运动中表现突出,带头攻打地主庄园,组织贫苦百姓分粮分田,很快被党组织吸纳,次年,在平江起义中,他带领队伍炸开城门,擒拿县长,打响了战斗第一枪,他作战勇猛,胆大心细,迅速从地方武装骨干成长为红军军官,1931年前后,他已是红16军的军长,负责湘鄂赣根据地的防务和扩编。 那个时候的孔荷宠,是英雄,苏区的报纸登过他的战斗事迹,奖章挂在胸前,勋功表贴在军部墙上,他被认为是能打仗、能带兵的骨干力量,甚至进入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军事委员会,可惜,随着权力增长,他的毛病也日益暴露,他生活上讲排场,带着妻子随军,伙食比战士好几倍,军事上我行我素,擅自发动战斗,不听指挥,几次差点酿成惨败。 1932年,他在赣南指挥一次战斗时,不顾军委命令,贸然进攻永新县城,结果三个营被包围,损失惨重,他却骑马逃出,留下部队死守,这次事件震动了高层,中央决定撤他军职,送他到瑞金的红军大学学习改造,这本是一次挽救,可孔荷宠却认为是羞辱,他在课堂上心不在焉,笔记本上画的不是战术图,而是武器和骷髅,他的情绪越来越偏激,常常一个人坐在角落发呆。 1934年,他借巡视之名,私自离开瑞金,骑马投奔国民党在南昌的驻军,他带去的是自己偷偷绘制的苏区布防图、干部住址、物资仓库分布,甚至详细标注了中央领导人居住的竹寮样貌,这些情报如获至宝,蒋介石亲自接见,给予他中将军衔和大笔赏金,宣传部门更是将他当成“典范”,制作传单空投苏区,拍照登报,甚至让他穿着将军服在南昌街头巡游。 他在国民党阵营内担任“招抚专员”,负责劝降红军干部,他知道哪些人软,哪些人硬,派人设局、策反、绑架,他在平江诱捕昔日战友时,坐在雕花木椅上,端着茶杯,看着昔日同志戴着镣铐被押上来,苏区报纸上刊登了讽刺他的漫画:一个人从革命列车上被扔出去,掉进一个写着“反动粪坑”的坑里。 可背叛者从来都不受信任,他虽然得了职衔,但始终被边缘化,到了抗战爆发后,他被任命为“暂编师师长”,却没有实权,他开始以走私为生,在四川自贡一带与地方军阀勾结,贩卖私盐,一次争夺盐道,他与杨森部发生冲突,枪战后被告上军事法庭,这一次,他彻底失去了军装,被判三年徒刑,关进了重庆监狱。 抗战期间,监狱被日军飞机轰炸,他趁机逃出,后来辗转多地,最终落脚云南,此时他已年过半百,身边没了亲人,也不再有人记得他,他用化名“曾福生”在安宁开设诊所,靠一点中医知识混口饭吃,有时候打牌输了,他还会怒吼自己曾是中将,周围人只当笑话听,他知道,自己一生再也回不到任何一方阵营。 1955年,公安机关通过协查通报确认了他的身份,第二年,他在北京公安医院因病去世,终年六十岁,他的死亡没有任何报道,也没有告别仪式,他曾拥有军功、勋章、将衔、权力,但最终只留下一张泛黄的军证和几枚锈迹斑斑的徽章。 信息来源:岳阳市人民政府.孔荷宠
“这医生火了!”广东东莞,38岁男子查出主动脉实层,死亡率高达70%!可男子却拒
【1406评论】【55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