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俄罗斯专家一语中的“不论是伊朗还是俄罗斯,都存在一个错觉,那就是只要他们躺下,欧美就会去打中国,而中国需要他们,无论他们做什么,中国都应该出钱,出力,然而,事实证明,这两点都想错了!”
先说俄罗斯,他们仗着自己是能源大国,觉得中国离不开他们的石油和天然气。可中国早就开始布局能源多元化了,这些年不仅加大了从沙特、阿联酋等国的进口,还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
就拿天然气来说,中国和卡塔尔签了 27 年的长约,每年进口 400 万吨液化天然气,这可不是俄罗斯一家能替代的。
而且,中国在能源技术上也不断突破,页岩气开采、核能发电等技术越来越成熟,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度其实在慢慢降低。
更有意思的是,俄罗斯自己都离不开中国的技术支持。比如俄乌冲突后,俄罗斯半导体产业被西方卡脖子,72% 的芯片依赖进口,结果中国对俄芯片出口激增 ,占据俄半导体进口市场近九成的份额,连他们的 S-500 导弹都得靠中国的 FPGA 芯片。
再看伊朗,他们以为自己扼守霍尔木兹海峡,是中东的重要力量,中国需要他们来稳定地区局势。但中国在中东的布局早就多元化了,和沙特、阿联酋、以色列等国都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
中国不仅在中东投资基础设施,还参与当地的能源开发和科技合作。比如,沙特阿美公司和中国企业共同投资 837 亿元建设华锦阿美精细化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世界级石化基地。
沙特国际电力和水务公司不仅和中国企业合作开发中东的太阳能、风电项目,还计划未来 5 年每年在中国投资 100 亿美元,到 2030 年总投资达 750 亿美元。
除此之外,沙特还和中国签了核能合作协议,要在核安全、核应急等领域深度合作,这可是美国想拦都拦不住的。
俄罗斯和伊朗总觉得欧美制裁他们之后,中国会被迫支持他们,替他们 “买单”。可中国在国际事务中一直坚持中立立场,既不和俄罗斯结盟对抗西方,也不放弃和欧洲、美国的合作。
就拿俄乌冲突来说,中国虽然和俄罗斯保持着正常的经贸往来,但并没有像俄罗斯期待的那样提供军事援助或全面支持。
中国继续从欧洲进口先进技术和设备,同时也在和美国就气候变化、贸易等问题进行对话。外交部发言人说得很清楚,中国不是乌克兰问题的当事方,立场始终是 “劝和促谈”,反倒是美西方不断拱火,让冲突长期化。
更重要的是,中国在国际合作中越来越注重平等互利。俄罗斯和伊朗有时候想以 “不可替代” 的姿态漫天要价,可中国不吃这一套。
例如,在中俄能源合作中,中国要求以人民币结算,并且在价格上进行了多次谈判,最终达成了双方都能接受的协议。
伊朗想让中国投资他们的石油产业,但又不愿意提供足够的优惠条件,结果中国转而和其他国家合作,伊朗反而失去了很多机会。就像沙特和中国合作的红海新城项目,涉及新能源、智能交通等多个领域,根本不需要完全依赖伊朗。
事实证明,俄罗斯和伊朗的 “不可替代” 论根本站不住脚。中国在国际舞台上越来越主动,通过多元化的合作和自主创新,已经不再依赖任何一个国家。
俄罗斯和伊朗如果继续抱着这种错误的想法,不仅会失去和中国合作的机会,还会在国际竞争中越来越被动。而中国则会继续走自己的路,通过开放合作和自主发展,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