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给中国颜色看?美国这回,是不打算演了。7月9日,美军300架战机扑来,摆明了就要冲着中国打主意! 信源:中华网热点新闻——警惕!美军出动300架战机“重返太平洋” 中东的硝烟与乌克兰的战火似乎刚有片刻平息,谁知美国的枪口却已悄然调转,直指西太平洋。短短一个月内,美军在此区域动作频频,其针对中国的意图,几乎不再有任何遮掩。 表面上看,这是一场史无前例的“肌肉秀”。美国不仅集结了近300架战机,还拉上了19个国家举行大规模演习,阵仗之大,颇有几分冷战巅峰的影子。 可在这喧嚣的阵势背后,隐藏的究竟是美国不容置疑的实力,还是它面对一个日益崛起的大国时,那份深切的焦虑? 这一次,美国在西太平洋同步摆开两场重量级军演。 首先是美国空军的“部队重返太平洋”,这个名字本身就意味深长,因为它几乎是冷战时期北约“部队重返德国”演习的翻版,显然已将中国视作新的战略对手。 为此,五角大楼调动了近300架各型军机和数千名空军人员,演练从第五代战机的高强度对抗,到“敏捷战斗部署”等一系列实战课目。 而另一场由美澳主导的“护身军刀”联合军演,声势也毫不逊色。参演国家多达19个,总兵力高达3.5万人,演习范围从印度洋横跨至珊瑚海。 除了传统的海陆空科目,今年还加入了网络战与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意图进行一次全体系的战争预演。 然而,这一系列排山倒海的军事动作,细看之下却处处透露出美国的战略困境。 所谓“19国盟友”的阵容,水分其实不小。其中绝大多数国家不过是来“站台”或“陪跑”,若真要在台海或南海与中国发生正面冲突,恐怕跑得比谁都快。 就说英国派来的“威尔士亲王”号航母,去年还在船厂里漏水,这种状态下能有多少战斗力? 德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口头上支持“印太战略”,可实际能投射到亚太的军事资源微乎其微,更多是象征性的表态。 即使是日韩这样的核心盟友,其内部对于深度卷入中美对抗也存在巨大争议。美国想用军演捆绑盟友,但盟友们各怀心思,效果恐怕要大打折扣。 更有意思的是,美军首次要在太平洋地区试射的“堤丰”中程导弹,其射程不过500公里,面对中国大陆与关岛近3000公里的距离,显得有些隔靴搔痒。 而五角大楼寄予厚望的海运补给方案,也变相承认了其战略空运在战时并不可靠,必须依赖更慢但也更脆弱的海运来“续命”。 更别说美国在乌克兰和以色列战场已经投入了大量武器装备,其财力和军事实力已逐渐显露出捉襟见肘的态势 在乌克兰,美国自冲突爆发以来已向乌方输送了超过300万发155毫米炮弹。然而,美国国内的弹药生产能力却难以满足如此高强度的消耗。 此外,美国还计划在新财年投入超过13亿美元采购“爱国者”导弹,且将总采购目标提升至原先的四倍,这无疑进一步加重了其财政负担。 美国的军费开支虽高,但其财政赤字也在不断扩大。2025财年美国国防预算高达9840亿美元,但如此高额的预算仍难以满足其在全球多线作战的需求。 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深入分析不难发现,美国在其他战场的过度投入已经使其资源捉襟见肘,难以再全力支持大规模军事行动。 因此,此次在太平洋的演习,很可能只是其为了维持军事威慑力的一种表面姿态,根本无法像以往那样具备足够的实力和底气去开辟新的战场或应对复杂局势。 而面对美国声势浩大的军事表演,中国方面始终保持着战略定力。北京很清楚,美军演得越卖力,越是凸显其焦虑和不敢真打的心态。 更重要的是,中方对美军的战法研究得相当透彻,每一次演习、每一次部署,都被视作难得的“学习”机会。 中国的底线清晰而坚定:你可以演习,但不要越界;你可以秀肌肉,但别想动真格。
美军战机扑面而来,中国看得清:这不是威慑,是自我麻醉!当300架美军战机如乌云
【4评论】【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