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最近这波动作,是真有点不对劲。三线增兵,哈尔科夫爆炸,一边打得火热,另一边法国总统马克龙直接坐专机跑到英国,气氛很不寻常。表面看是外交访问,背地里是火线串联。 先说哈尔科夫,按乌克兰自己的说法,这次是“自开战以来最猛烈的一次打击”。导弹+无人机,连续覆盖式轰炸,连城带人一起削,死伤不小。但这不是俄军随手一炸,更像是明确算账。几天前,乌军导弹炸掉俄军指挥部,海军副总司令古德科夫被干掉,还有十多个高官一起躺下。这种级别的打击,搁哪国都得回敬。 所以这不是简单的反击,是一次节奏转变。俄军正在以“报复”为名,重新拿回战场主导权。你以为俄乌还在拉锯,其实俄军已经把刀架在脖子上了。哈尔科夫只是第一个。 接下来,三条战线一起加兵:苏梅、哈尔科夫、顿涅茨克,这是很明确的意图,不是添油战术,而是准备“下重注”。而这时候突然传出消息,说朝鲜要再派3万人、老挝也来支援工兵——谁说俄乌冲突是俄罗斯一个国家的事?现在连“友军”都进来了,欧洲还装什么“非参战方”? 普京很可能不是要“撑住”,而是要“定局”,趁乌军疲软、美国政策摇摆,来一波集中打击,一口气吃掉战术目标。真打到那个点,乌克兰这盘棋,真就离收官不远了。 可你看另一边,西欧那帮人也开始坐不住了。马克龙突然飞去英国,不是去喝下午茶的,是去谈“欧洲怎么扛得住下一个冬天”。两国直接表态:军费得干到GDP的3.5%,法国要跟英国一起搞军工升级,还要合作搞核武安全,说白了就是准备脱离美国“保姆”体系,练自己的拳头。 这不是突然觉醒,是被逼到这一步的。欧洲其实早看出来了,美国这届政府不靠谱,尤其是特朗普回归的信号越来越强,欧洲越来越怕。一旦美国真不管乌克兰了,谁来拦住俄罗斯?只能自己上。 而英国更绝,前脚跟特朗普还握手言欢,后脚就宣布史上最大规模的核武升级,造潜艇、建工厂、买F-35,一波操作下来,美国人一看就明白:英国这是玩“备胎变正宫”的路数。 别以为西方盟友铁板一块,现在真是各盘各的算盘。有人想打到底,有人想赶紧收场,有人想趁乱翻身,表面上还在开北约峰会,底下都在想着怎么自己多活十年。 而这一切的交汇点,就在乌克兰。 说到底,这不是战争还能不能打下去的问题,而是这场战争背后的秩序到底还能不能维持。欧洲想搞自主,美国想退场,俄罗斯要定规则,中国要稳住大局。现在这桌子已经摇晃得厉害了,就看谁先摔杯子。 所以,不要再用旧眼光看俄乌冲突,它已经不只是乌克兰一个国家的事,而是整个欧亚安全架构的“撞车现场”。 而从我们角度来看,越是这个时候,越要稳,越不能冲动表态。因为越多人喊“干到底”,越说明他们慌了。中国要做的,不是去搅局,而是要在这个乱局里守住自己的节奏、自己的利益,还有自己的话语权。 世界已经乱得够快了,但我们不能跟着一起跑偏。剩下的,就看谁扛得久、看得远。
俄军最近这波动作,是真有点不对劲。三线增兵,哈尔科夫爆炸,一边打得火热,另一边法
浅瞳
2025-07-11 00:09:50
0
阅读: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