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料未及!马斯克新党杀疯了,支持率公布:美国历史或迎来转折点。马斯克的民调支持率

经略简料 2025-07-11 11:31:40

始料未及!马斯克新党杀疯了,支持率公布:美国历史或迎来转折点。马斯克的民调支持率出乎预料,突然成立的“美国党”,原本处于不被看在眼里的定位,结果却获得了40%受访民众的支持,这样的数字完全不在特朗普的接受范围内。不得不说,对大部分人来说美国党的受欢迎程度都是难以想象的,要知道,美国党的成立本质上是马斯克在社交平台呼吁,然后成立的中立派,实际上美国两党不太看重。 当埃隆·马斯克宣布要成立“美国党”时,华盛顿的精英圈几乎没人把它当回事。 而特朗普则直言不讳,称马斯克最近彻底“脱轨失控”,简直就是一起令人“难过”的“火车事故”。 无论是共和党还是民主党,都对此不屑一顾。 在多数人看来,美国政治这盘棋,早已是两党轮流坐庄的死局,想进来搅局,纯属痴人说梦。 而就在这时,马斯克的一次简单的投票,却是引起了一片倒吸凉气的声音。 他只问了一个问题:美国是否需要一个新政党来打破两党垄断? 一天之内,就有超过124万人涌入投票,其中65.4%的人投了赞成票,而在此前的另一轮投票中,支持率甚至一度冲到81%。 这不只是网上的热闹,英国《独立报》随后的民调也印证了这种情绪:约四成的受访美国人支持马斯克组建新党。 对于一个八字还没一撇的政党,这样的开局支持率震动了美国政坛,也预示着一场政治风暴可能正在酝酿。 是因为马斯克一人之力,还是因为美国已经有暗流在酝酿? 更深入地说,这一波的源头是美国两党制度下越来越尖锐的社会矛盾。 民主与共和两党争斗不休,对任何问题都不肯让步,因此,这个国家陷入了持续的内耗之中。 夹在中间的广大选民最是无奈,他们发现,不管四年一轮怎么投票,换谁上台,自己的核心利益似乎总在受损。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失望逐渐变成了一种普遍的政治倦怠。 特别是某些争议巨大的法案,比如“大而美”计划,触动了太多企业和民众的利益,加剧了对现有体制的不满。 马斯克新党能获得如此高的关注,正是因为他精准地捕捉到了这种弥漫在整个社会的“求变”心态。 这不仅仅是马斯克一个人的问题,也代表了美国民众对此的看法。 盖洛普民意调查的数据更为直观:独立选民中占比达69%,民主党为53%,共和党则是48%。 六成以上的美国人害怕政治极化将使这个国家四分五裂,将近半数的受访者表示,目前的制度无法带来变革。 这片普遍渴望变革的土壤,恰恰是“美国党”最肥沃的生长环境。 马斯克本人也正是从这份普遍的绝望中站出来的。 他曾是民主党的支持者,却感觉被拜登政府“背刺”;转头支持特朗普后,两人的“蜜月期”也因政策分歧而迅速终结。 在对任何一方都丧失了信任之后,马斯克便将注意力转移到了与自己一样,对双方都很失望的中产阶级选民身上。 他宣称,“美国党”要代表“80%的中间阶层”,口号也很直接——“阻止浪费和贪污”。 为了推广新党,马斯克还引用了《沙丘》的名句:“恐惧是思维的杀手”,并宣告“美国党的使命是让你们重获自由”。 这些话在社交媒体上产生了病毒式传播,与民众内心深处的渴望形成共鸣。 更引人注目的是,连特朗普手下的高级官员斯卡拉穆奇和亿万富豪马克·库班都对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这在美国历史上极为罕见,也表明“美国党”不同于以往那些昙花一现的小党派,它最大的本钱不是钱,而是民心思变这股真实的力量。 不过马斯克也很清楚,想靠一个新党派直接挑战经营百年的两党老店,无异于天方夜谭。 他的战略更为巧妙:“美国党”将在近期不再竞选总统,而专注于夺取国会,并将其作为“关键少数”。 他打算首先在参议院赢得2到3个议席,再在众议院赢得8个或10个议席。 这看似不多,但在两党势均力敌的国会,这几个席位足以成为决定性的力量,让“美国党”在关键议题上拥有四两拨千斤的否决权或通过权。 长期以来,美国的“赢者通吃”选举制度和根深蒂固的政治文化,让第三党派的生存空间极为狭窄。 而马斯克的个人财富和影响力,为打破这一规则提供了可能。 他有足够烧的钱,能迅速完成竞选申请、跳过许多程序障碍。 更重要的是,他曾在政府效率部门工作的经历,让他对白宫的运作模式了如指掌,不再抱有任何幻想,而是选择亲自下场为自己和所代表的群体争取话语权。 归根结底,“美国党”的出现更像是一个风向标。 它深刻地反映出,当民众对现有政治体系的不满和失望达到临界点时,即便是最坚固的政治堡垒,也可能出现松动的裂痕。 马斯克和他的“美国党”究竟能走多远还是未知数,但它已经成功地在美国政坛这池深水中,投下了一块分量十足的巨石。 参考资料:马斯克宣布:成立“美国党”,要将自由还美国人民丨中国日报网

0 阅读:498

猜你喜欢

经略简料

经略简料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