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女土匪吴珍子被俘,面对审问,她叹了叹气,非常为难,对审讯人员说:“唉,实不相瞒,我原来也是红军,只可惜命运弄人!” 1950 年,甘肃剿匪战场。解放军 3 军 11 师 33 团战士端掉一处土匪据点,清理现场时全愣住了 —— 匪首是个面容清秀的年轻女子。 没想到,面对审问,吴珍子竟给出这样的回答。 这话一出,审讯室瞬间安静。所有人都被震惊,一段跨越十五年的血色传奇,就此重被翻开。 吴珍子1933 年出生在四川通江县一个农家。 那时红军路过她家乡,战士向村民宣讲革命道理。吴珍子听着,心里燃起一团火。她觉得这是自己要追随的队伍,毫不犹豫加入红军医疗队,跟着大部队开始长征。 吴珍子那时还是稚气未脱的小姑娘,却已懂肩上责任。长征路上,她跟着队伍翻雪山、过草地,经了无数生死考验。 过夹金山,天气极寒,积雪没到膝盖,每走一步都难。一次,一名伤员陷进冰缝,班长冲过去救人,没等拉上伤员,就被雪崩吞没。 吴珍子眼睁睁看着,眼泪在眼眶打转却不敢流。她清楚,在这地方停下,可能永远走不出山。 到毛儿盖,粮食早吃完。战士饿极了煮皮带充饥,那味道又苦又涩,难以下咽。可大家还是强咽,只为多撑一天,跟着队伍前进。 吴珍子是卫生员,每天背药箱在队伍穿梭。她用学的草药给伤员敷伤口,尽管拼尽全力,还是有很多年轻生命在她面前消失。 那种无力感让她夜里常惊醒,天亮后却只能继续前行。 1936 年 10 月,红四方面军决定西渡黄河。吴珍子作为卫生员编入西路军。 出发前,师长找到她,紧握她的手:“河西走廊没有根据地,我们这次过去,要杀出一条血路!” 吴珍子不太懂这话的沉重,只觉师长的手有力,眼神坚定。她用力点头:“保证完成任务!” 她不知道,这一去,等待他们的是无比悲壮的征程。 1937 年高台战役,马家军十倍兵力围攻,红五军将士浴血肉搏。吴珍子在枪林弹雨中抢救伤员,数次与死神擦肩。军长董振堂牺牲后头颅被悬城门,她躲在尸堆里咬唇忍泪 —— 活着,才有希望。 倪家营子被围时,战士断粮挖草根,她空了药箱只能用盐水洗伤口。突围中,她背着伤员爬行,左肩中枪后栽进雪堆。 吴珍子醒来时,躺在马家军的营房里。一个穿军装的男人正不怀好意盯着她。后来知道,这人是旅长马步康的参谋长韩德庆。 韩德庆见她醒了,露出猥琐的笑:“小美人,别挣扎,跟着老子,保你吃香喝辣。” 吴珍子瞪着他:“你休想!” 当晚,韩德庆闯进来想动手。吴珍子拼尽全力反抗,在他扑过来时,狠狠咬掉他半只耳朵,遭毒打后被弃柴房。幸得四川厨子老张救助,她揣着窝窝头在雪地里跋涉三天三夜,最终遇上曾被她救过的土匪头领,留在了匪窝。 土匪知道她懂医术,都尊敬她,叫她 “仙姑”。吴珍子没闲着,用会的草药救活十几个受伤的土匪。 虽在土匪窝,她心里一直惦记红军。每晚睡前,会想起和战友长征的日子,想起为革命牺牲的同志。 老土匪头子年纪大了,身体越来越差。临终前拉着她的手:“妹子,我知道你是好人。这些兄弟跟着我没少做糊涂事,以后你带他们走正道吧。” 吴珍子答应了。从那以后,她成了这股土匪的领头人。 她规定不准抢老百姓东西,只找为富不仁的地主劣绅要粮要钱。有时过往商队被别的土匪欺负,他们还会出手帮忙。渐渐地,这股土匪的名声好了些。 解放军剿匪的消息传来,吴珍子心里复杂,知道这一天迟早会来。 她召集所有土匪:“解放军是正规部队,为老百姓办事。他们来了,都不准开枪,听安排。” 所以 33 团战士冲进山寨,看到的不是负隅顽抗的土匪,而是整齐列队的人群。 任学耀看着站在最前面的吴珍子,她穿打满补丁的衣服,身上有不少旧伤疤。怎么也没法把她和传说中烧杀抢掠的 “女匪首” 联系起来,心里满是疑惑。 审讯进行了三天三夜。吴珍子把这些年的经历一五一十说出来。 她说起长征路上救过的三十多个伤员,说起在马家军那里受的折磨,说起在土匪窝里如何约束手下少做坏事。 任学耀听着,好几次红了眼眶,被这女子的坚韧和善良打动。 为核实身份,部队派人去迪化(今乌鲁木齐)调查。很快收到回信,西路军幸存者名单上,确实有 “吴珍子,红四方面军卫生部” 的记录,还有当时老战友的证明,证实她当年是勇敢的红军卫生员。 看这些材料,审讯室里的人都沉默了。大家才知道,这看似普通的女子,有如此不平凡的过去,经了这么多常人难想象的苦难。 吴珍子的故事,是那个年代革命战士的缩影。从农家女到红军卫生员,从意外成匪首到回归正途,她的路满是坎坷,却始终守着红军的底色与心底的善良正义。
邓小平晚年忆三陈:最痛惜陈赓,最心疼陈再道,裁军时他牺牲太多陈赓,1903年出
【2评论】【5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