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6月18日,国民党上将陈仪被执行枪决,行刑前,蒋鼎文让士兵端来酒食,陈

淙淙谈历史故事 2025-07-11 21:38:52

1950年6月18日,国民党上将陈仪被执行枪决,行刑前,蒋鼎文让士兵端来酒食,陈仪说,用不着,走吧!抵刑场后,陈仪稳步下车,扭头对行刑的人说,向我的头部开枪! 陈仪,1883年5月3日生于浙江绍兴,家里是典型的书香门第。小时候聪明伶俐,1900年去了日本,进了陆军士官学校,后来又考上日本陆军大学,跟蒋介石成了同窗。那时候,俩人关系铁得很,常一起聊军事和国家大事。回国后,陈仪投身军界,1916年在上海一家私人银行干活,整理账册特别麻利,显出他沉稳的性格。1922年,他在街头碰上老友孙传芳,被拉回军队,从此仕途开了挂。 到了1933年,蒋介石让他当福建省政府主席。那会儿福建不太平,他上任后忙着整顿秩序,推新生活运动,还亲自下乡看农田水利建设。抗战爆发,他负责地方事务,忙着筹物资、稳后方,挺有担当。战后,他被派去台湾接收日本投降,1945年在台北中山堂接了日本降书,风光一时。可惜,好景不长,1947年台湾“二二八”事件把他推上了风口浪尖。 陈仪跟蒋鼎文的梁子,结于1933年的“福建事变”。那年,十九路军在福建闹叛乱,蒋介石派蒋鼎文带兵平乱。蒋鼎文收拾完叛军,以为自己能接管福建,结果陈仪被任命为省主席。陈仪上任后不留情面,撤了蒋鼎文的不少旧部,还下令枪决了一个保安团长。蒋鼎文亲自去求情,陈仪硬是没给面子,俩人从此结下死仇。蒋鼎文在福建的势力几乎被清空,心里那叫一个憋屈。 这事之后,蒋鼎文跟陈仪见面就没好脸色。陈仪呢,也不怕得罪人,做事雷厉风行,可这也埋下了隐患。到了后来,蒋鼎文当上陈仪的监斩官,估计心里五味杂陈,既有旧怨,也有老乡情分。 1947年,台湾“二二八”事件成了陈仪人生的分水岭。他当时是台湾省行政长官,事件爆发后,岛内乱成一团。他主张强硬处理,请求蒋介石派兵镇压,结果造成了大量伤亡。这事让台湾民众对他恨之入骨,也让蒋介石觉得他管不好地方,直接把他免了职。陈仪灰头土脸回到大陆,从此仕途暗淡。 这时候的陈仪,已经不是当年意气风发的上将。他开始反思自己的选择,甚至跟中共地下党有了接触。1949年,国共内战快结束时,他因为这层关系被国民党抓住,关进了监狱。 1949年底,陈仪被捕后,蒋介石亲自下令审他。1950年5月,特别法庭开庭,审判长本来想让何应钦来干,可何应钦跟陈仪关系不错,死活不接这活儿。蒋介石没办法,换了顾祝同顶上。法庭上,汤恩伯出面作证,陈仪被判了死刑。 监斩官的人选定为蒋鼎文,这安排挺耐人寻味。蒋鼎文跟陈仪都是浙江人,又都是陆军二级上将,早年还有过节。蒋鼎文不太想干这事,还跟人说:“我跟他早年有误会,我去监斩,别人还以为我公报私仇。”可蒋介石态度强硬,他推不掉。临刑前,有人求情,蒋介石没松口,最后让顾祝同全权负责执行。 1950年6月18日早上,陈仪被押往新店空军公墓旁的刑场。蒋鼎文作为监斩官,安排士兵端来酒食,想让他吃点再上路。陈仪看都没看,摆手说:“用不着,走吧!”到了刑场,他下车站定,扭头对行刑士兵说:“向我的头部开枪!”枪声一响,他倒下了,结束了67年的人生。 这事传开后,国民党内部议论纷纷。有人觉得蒋介石下手太狠,陈仪不过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顾祝同听说后没吭声,蒋鼎文回去后也沉默了老半天。陈仪的死,在当时掀起不小的波澜。 陈仪死后,家里人悲痛万分。他老婆沈惠英收拾他的遗物,睹物思人,眼泪止不住。骨灰被安葬在台北郊外,墓碑上只写“陈公退素之墓”,低调得不行。可惜,这墓后来没消停,多次被破坏。2013年,骨灰还被人弄丢了。2011年,他外孙项斯文把部分骨灰带回上海,2014年安放在杭州安贤园,算是落叶归根。 国民党这边,陈仪的死成了个敏感话题。不少人私下嘀咕,蒋介石这么处理,多少有点卸磨杀驴的意思。陈仪的名字,也随着那声枪响,渐渐沉进了历史。

0 阅读:222

猜你喜欢

淙淙谈历史故事

淙淙谈历史故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