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冯增敏带着200多人向越军投降,回国后被判10年有

受伤的梦娇 2025-07-11 23:33:41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冯增敏带着200多人向越军投降,回国后被判10年有期徒刑,他解释说:“当时,我也是迫于无奈啊!” 冯增敏是 50 军 150 师 448 团 8 连的连长。 他所在的 50 军还是很特殊的。 50 军的前身是国民党 60 军。在辽沈战役中长春起义的,就是这支国民党军队,后来改编为我军第 50 军。在这次对越自卫反击战中,50 军下辖的 148 师、149 师和 150 师,随军作战。 但比较特殊的是,150 师作为预备部队,一直在后方待命。从这方面来说,150 师在这次战斗中的经验是不足的。这也就导致 448 团在撤退的时候,遭遇了危机。 反击战结束时,150 师的 448 团接到的任务是:掩护友军撤退。可没想到,2 营刚进入战区,就被越军发现了,并被引入了越军的伏击圈。 其实,2 营完全可以避开这个伏击圈的,可副军长的一个决定,改变了局面。 1979 年 3 月 6 日,对越自卫反击战进入撤退阶段。50 军 150 师师长刘同声,原本想带领部队,顺着高平到龙州的公路行军。这条路线看着普通,却能保全师安全回国。 这时候,军工作组组长、50 军副军长关豁明闯进指挥所,执意下令:“跟着大部队走,哪能算立功?必须绕道那嘎山区,清剿残敌!” 刘同声赶紧说:“副军长,那嘎山区地形复杂,121 师之前在那儿吃过亏,得小心。” 关豁明 “啪” 地一拍桌子,打断他:“你是怕担责任吧?出了问题,我担着!” 最后,448 团被派上了这条未知的道路。 3 月 12 日黄昏,448 团 2 营到了那嘎山谷,突然被越军 316A 师伏击。副团长胡庆忠刚举起望远镜,就被越军狙击手打中眉心,当场牺牲。 副团长牺牲后,通信员冒着枪林弹雨发回电报:“敌人火力太猛,请求马上支援!” 团指挥所里,团长李际泰拿着电报,惊慌失措,立刻向师部求救,得到的却是关豁明的训斥:“别小题大做,你们自己能解决!” 李际泰没办法,只能派 1 连和 8 连前往支援 2 营。 但不幸的是,8 连和 1 连在前来支援 2 营的路上,因不熟悉地形,也被越军包围。刚开始,8 连在冯增敏的带领下,进行了抵抗,但由于越军的兵力太强,使得 8 连遭受了重大损失。 当时,8 连已经弹尽粮绝,与上级通讯也中断了,根本无法得到部队支援。在这样的情况下,冯增敏认为,再继续抵抗,只是白白断送全连战士的生命。 于是,一个想法就在他心里酝酿出来了。他将 8 连的干部召集起来,开始讨论当前的局势。 冯增敏严肃说道:“同志们,我们现在处境非常危险,请求支援无望,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大家有什么想法,都提出来。” 这话说到大家心坎里了,大家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但有一个声音突然冒出来,说话的是副班长王立新。 王立新说道:“不管发生什么情况,我们都不能投降,要跟敌人死拼到底。” 这句话引起了不少人赞同,大家纷纷表示:“宁死不当俘虏!” 战士们的心情,冯增敏也懂,可作为连长,他不想眼睁睁看见下面的战士白白牺牲,他要为全连战士的生命负责。眼前这些战士,才 20 岁左右,人生才刚开始,只要继续跟敌人抵抗,就只有死路一条,他们就再也见不到家人了。 想到这里,冯增敏说:“再坚持下去,就可能全军覆没,我不想让大家做无谓牺牲。” 王立新立即站出来,愤怒地说:“投降就意味着背叛,没法跟祖国和人民交代!” 究竟是投降,还是继续抵抗,大家都犹豫不决,一时没有决定下来。 可最终,冯增敏还是下定决心,带领部队投降。在他看来,即便自己背上骂名,但只要能保住战士的性命,自己愿意承担一切后果。这个决定,还是有大多数人跟着响应了。但王立新却带着小部分人,继续与敌人战斗。 可冯增敏万万没想到,保住性命,竟然比牺牲在战场更加痛苦。他们成为越军的俘虏后,在战俘营受到了各种虐待。每天,他们要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还遭到越军的打骂。可以说,他们过着生不如死的生活。 1979 年 5 月,反击战结束后,中越交换战俘,冯增敏才带着 8 连的战士回国。可他们是活着回来了,等待他们的却是法律的审判。 出狱后,面对记者采访,冯增敏说:“我当时也很无奈啊!” 可不管什么情况,他带领部下投降的做法,虽然从人性的角度考虑,值得理解,但从军人的天职来看,投降是对国家和人民的背叛,打击了军队的士气。投降行为是应该受到谴责的。 最终,冯增敏被判 10 年有期徒刑。其他战士也受到了处分,回到家乡后,受到了周围人异样的眼光和议论。

0 阅读:0
受伤的梦娇

受伤的梦娇

受伤的梦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