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毛主席躲进了一个农妇家,没想到敌人搜查到农妇家时,农妇却说:“军爷,

安卉的 2025-07-12 00:36:14

1933年,毛主席躲进了一个农妇家,没想到敌人搜查到农妇家时,农妇却说:“军爷,你们要找的共产党在我家。 请有缘人留个“关注”,说说您的精彩见解,共勉之~ “我家有共产党!”——黄袍山下,那一声呐喊换来一世英名,枪声在山间炸响,密林中的鸟群惊飞而起。 1933年的秋天,黄袍山突遭包围,那天,敌人的马蹄卷起尘土,一路杀进了大埚村,就在这场突袭即将夺走无数生命的前一刻,一声颤抖却决绝的喊声划破沉寂,是她,黄菊妈。 一个佝偻着身子的村妇,站在敌人面前,目光坚定,手指自家屋门,敌军愣了一秒,随即蜂拥而入,村民们一片哗然,她疯了吗?! 没人知道,此时她的儿子吴朝炳已经将一名真正的共产党——一个未来的领袖,锁进了后院柴房,那人此刻正握着柴门的门闩,手背青筋暴起,他听见那声喊,闭上眼,泪水浸湿了眼眶。 黄菊妈的儿子,吴朝炳,就站在屋中央,仿佛早已等着这一刻,他昂着头,看向那些端着枪的士兵,一言不发,神情冷峻,黄菊妈没有再说什么,她只是重复了一遍,这就是你们要找的人。 那年,她失去了第二个儿子,其实早在1930年,黄袍山第一次迎来红军时,她就知道,这场仗,不是外人打的,是老百姓自己的仗。 她是个寡妇,34岁那年丈夫病死,留下她和5个嗷嗷待哺的孩子,没地、没钱、没米,她靠着沿街乞讨、挖野菜过日子,可是有一天,有个衣衫褴褛却腰杆挺直的年轻人敲响了她家的门。 她看着他,那人说自己姓杨,是“为穷人打天下”的人,她信了,还把最后一碗米煮了,把自家破屋腾了,那时她什么都没有,却把全部的信任都给了这个姓杨的年轻人。 他就是毛泽东,这一次短暂的相遇,改变了她的一生,临别时,有人笑着说,让他认你做干娘吧,她咧嘴笑了,说做我儿子,我养得起! 从那以后,她就叫他“干儿子”,他叫她“黄菊妈”,命运并未因此温柔待她,大儿子吴朝义在第二年参军,在江西铜鼓牺牲,她坐在土炕上整整一天一夜。 第二天,把剩下的孩子喊来,你们大哥是为穷人而死的,你们若不愿意,娘也不逼你,可要愿意,就要一条道走到底。 于是,她接连送走了吴朝炳、吴朝福、凤桂、满桂,她成了苏区第一个“送五个孩子参军”的母亲,她不是铁石心肠,每送走一个,她都会在灶前默念“老天保佑他(她)回来。” 可没有一个回来,1932年,吴朝炳被俘,次年被枪杀,1934年,吴朝福在望湖洞拉响手榴弹,与敌同归于尽,凤桂和满桂,一个惨死牢房,一个被当众枪决,尸体暴露三天。 这一家,几乎血流殆尽,黄菊妈没有倒下,她拄着锄头、提着篮子,继续在山里穿行,为游击队送情报、藏伤员,她的名字,被刻在村头土墙上——“送五子参军第一人。” 直到1937年,她也被抓了,酷刑一个接一个,竹签钉指甲、灌辣水、打滚烙铁,她咬牙不吭声,一个士兵问,你快死了,还有什么可撑的...她骂回去,撑着我这口气的,是五个孩子的命! 好在她逃出来了,不是靠奇迹,是趁夜把监牢的木头撬烂,然后在风雪里走了三天三夜。 从那以后,她躲进了深山,靠吃野菜、喝雨水活命,整整十年,别人说她成了“白毛女”,她说白就白,活着就能报仇。 1949年,新中国成立了,她披着一身白发,从深山走回了村口,人们认出了她,哭着跪下,“黄菊妈,你还活着!” 她没哭,她说,现在可以种田,不用怕枪了,她捐了全部积蓄,都是她打草鞋换来的老钱,给抗美援朝的战士买军鞋、做棉衣。 之后,她被评为县劳模、省劳模,几十次上台领奖,但她最看重的一次,是1959年,她第一次踏上北京的天安门,毛主席在上面看见她,笑着招手,称呼她“黄菊妈!” 她也笑了,咧着嘴说来看看你,1971年,她走了,89岁,墓地,在夜珠窝山脚下,七座墓,排得整整齐齐,她的丈夫和五个孩子,都躺在那里。 墓碑上刻着一联:“一片丹心照日月,五腔碧血写春秋。” 后来者每每走到这里,听村里老人讲起“我家有共产党”的故事,便会肃然起敬,那一声呐喊,穿越时代的风,仍在黄袍山回荡。

0 阅读:0
安卉的

安卉的

大家好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