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3日,米兰马尔彭萨机场。33岁的中国半导体工程师徐泽伟刚走下航班,意大利警察便上前将其逮捕——依据的是美国发出的国际通缉令。
美方指控他参与“Hafnium黑客组织”,在2020年窃取美国新冠疫苗数据。他的妻子当场崩溃:“我们是来度假的普通家庭,丈夫只是IT经理!”
仅仅四天后,7月7日。深圳一间会议室内掌声响起。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院与意大利锡耶纳生物技术园基金会正式签署疫苗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建黏膜疫苗佐剂研发平台。意大利驻广州总领事微笑见证,科技参赞热情致辞:“跨国合作对科学进步至关重要”。
徐泽伟被关押在布斯托·阿尔西齐奥监狱,面临引渡美国的风险。若罪名成立,最高面临45年刑期。他的妻子在米兰租下小屋,将旅游签证转为长期居留,只为每周能探视丈夫。中国驻米兰总领事馆介入后,虽获探视权,但引渡程序仍在推进。
这一幕似曾相识。2025年3月,FBI悬赏1500万美元通缉四名中国公民;更早的孟晚舟事件中,加拿大应美国要求扣押华为高管三年。不同的是,此次抓捕发生在与中国签署科技合作协议的意大利——这个曾自豪宣称“我们是与中国打交道的专家”的国家。
意大利对华科技合作从未如此紧密:
2024年11月:中意药物生物技术与免疫安全性联合实验室在深圳揭牌,成为科技部认证的首个中意联合实验室
2025年7月初:深圳召开人类黏膜免疫国际大会,意大利疫苗专家Rino Rappuoli作为核心嘉宾演讲
2025年7月7日:深圳先进院与意方升级战略合作,重点开发疫苗佐剂技术
讽刺的是,美方指控徐泽伟的“罪状”,正是窃取疫苗数据——而此刻意方正将自家最先进的疫苗技术送往中国实验室。
意大利的外交摇摆已成常态:
关税投票:10月支持欧盟对中国电动车加征关税,导致长安汽车取消意大利建厂计划
紧急补救:11月总理梅洛尼火速邀请中国高官访意,总统马塔雷拉亲自访华“修复关系”
科技与司法分裂:一边在深圳共享疫苗技术,一边在米兰配合美国抓捕中国公民
这种矛盾源于经济现实:意大利对华出口不足法国的1/7,急需中国投资基建和奢侈品市场。但当美国施压时,意方又选择服从——正如2019年加入“一带一路”后,又在美国干预下退出。
中国网络空间爆发的抵制声浪直指意大利命脉:
“抵制法拉利!抵制华伦天奴!抵制国际米兰!”
“逮捕500名在华美国人,要么交换要么枪决!”
更现实的威慑已在经济层显现:东风汽车暂停在意投资,复星集团重新评估收购项目。意大利汽车产业本就缺乏竞争力,若失去中国资本与技术,其“重振制造业”计划将成空谈。
徐泽伟案揭示美国策略转变:
2018年目标:华为高管孟晚舟(企业领袖)
2025年目标:半导体工程师徐泽伟(普通公民)
抓捕门槛的降低意味着任何中国技术从业者在欧美旅行都可能成为“人质”。FBI对徐泽伟行程的精准掌控(航班号、入境时间)更暴露其情报网络的渗透。
米兰监狱探视窗内外,徐妻的手与丈夫的手紧贴玻璃;深圳实验室里,中意科学家的手紧握合作。意大利政府试图用科技合作安抚中国,又借司法抓捕讨好美国——这种分裂注定难以持续。
当网友呼吁“用美国人的自由换徐泽伟”时,更深层的警告已发出:若意大利继续充当美国长臂管辖的马前卒,它失去的将不仅是法拉利在中国的展厅,更是作为一个主权国家的外交尊严。
科技握手可以签署协议,但司法铐镣留下的裂痕,需要更多诚意才能弥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