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维保造假,昆明一电梯冲顶导致业主离世,15人被追责! 事发昆明,短短15秒之内,电梯发生故障,从17层猛冲到33层楼顶。电梯内一名59岁的业主多次自救,但是最终只能绝望地等待。事后调查发现,该物业电梯维修、维保数据全都作假,调查报告认定,三家公司将会面临联合惩戒,15人被追责。 据澎湃新闻7月11日报道,2025年2月18日晚,同德昆明广场B区4栋的一名59岁业主韦某,当天他跟儿子正在自家小区楼下玩耍。儿子跟爸爸说想要玩跳绳,韦某决定到楼上家中去取绳子。谁曾想,就这么一分别,居然就变成了永别。 韦某于当天晚上8点19分进入电梯,按压楼层之后,轿厢开始运行。大概运行一分钟之后,韦某靠近轿门的位置仰头观察,此刻轿厢已经开始异常。韦某多次按压按钮尝试自救,但是轿厢顶层开始有异物飘落。后来轿厢内一片漆黑,电梯冲向顶层,并且猛烈撞击井道顶部。 悲剧就此发生。电梯内的韦某,经历了这样生死15秒,就跟亲人永别。调查人员到场的时候,电梯是悬停在33层处,而处于电梯内的韦某,由于头部受到电梯的重创,有出血情况,被当场宣告死亡。 韦某居住的这栋小区,楼层总高是33层,一共设有三部电梯。出事的这个电梯,是楼层里最里面的一部货梯。这部货梯由奥的斯电梯(内地)有限公司于2012年12月10日制造。建造电梯的布局为,一共35层34站,其中地上是33层,地下是2层。 从事故现场的电梯登记单子来看,显示的最后一次维保记录,保养时间为2025年2月18日。很可笑的是,这个时间,正好就是韦某出事的这一天。 专业调查人员赶到现场,及时对电梯的情况作出了评估。调查人员指出,这次事故的主要原因,在于电梯制动器的铁芯活动腔内有金属定位销,而定位销卡在两个制动器之间,导致制动器双侧的铁芯不能完全释放,回归不到预设位置。制动力不足,电梯的重量大于轿厢的重量,牵引加速,最终导致电梯轿厢猛烈冲上顶层且撞击井道顶部。 调查人员指出,如果维保人员按时、按质检查保养电梯,可以及时发现这个问题。但是,昆明申菱电梯服务有限公司作为该小区该楼层的主要维修保养单位,对电梯的保养维护并不到位。甚至,还记录造假,这才导致了这场悲剧的发生。 事后,根据调查报告显示,一共有三家涉事企业将会面临刑事追责。 报告认定,维保人员在给事故电梯进行年度维修的时候,弄虚作假、伪造记录,一共有15名工作人员会被立案调查。 其中包括昆明申菱电梯服务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李某云、攀西钒钛检验检测院院长李某敬、云南同德物业服务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李某、云南同德物业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唐某行政处罚。另外,还有多名相关人员被吊销从业资格并处以罚款。 一、电梯保养伪造记录数据违法吗? 根据《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定:根据该法第四十五条第二款,电梯维保单位必须严格执行安全技术规范要求,虚假维保记录直接违反此规定。若虚假维保导致重大事故(如人员伤亡),可能触犯《刑法》第134条(危险作业罪)或第139条(安全事故瞒报罪)。 本案中,电梯维保人员伪造维修记录数据,根本没有检查维修,却仍然在记录本子上写下检修数据,电梯发生故障,任何理由都不可以豁免造假责任。安全底线不可突破,物业公司也需要加强监督,保障公共安全。 二、电梯发生事故导致人员伤亡,物业需要担责吗? 根据《民法典》第942条规定:物业作为电梯管理人,必须对公共设施进行定期维护、隐患排查并制定应急预案。若因以下原因导致事故,物业需赔偿。未监督维保质量:对维保单位造假行为未核查(如伪造签字、虚假记录);忽视故障预警:明知电梯频繁故障(如“滑梯”“冲顶”)仍继续使用;应急处理失当:事故发生后未及时停梯、未有效救援。 本案中的电梯维保人员对记录数据弄虚作假,物业没有做好监督的工作,存在重大过错,可能会面临民事赔偿、行政处罚,甚至还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发生这起悲剧,实在是令人痛心。希望这件事,能给一些群体敲响警钟,务必要做好自己分内工作。 并且电梯保养属于非常必要、非常重要的事情,维保这事务必要严守技术规范,物业也需要加强监督,如此才可以保障广大业主的公共安全。 对于这场悲剧,大家都有怎样的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记录我的2025# #分享城市新鲜事#
电梯维保造假,昆明一电梯冲顶导致业主离世,15人被追责! 事发昆明,短短15秒之
时刻纯真
2025-07-12 14:02:43
0
阅读: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