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罢免”的困境下,赖清德一声令下,台军开始大规模演练,不到24小时,美副防长警告英国,大陆对台出口管制。 因为大陆商务部的出口管制令,精准针对台湾的军民两用物项,迅速让这场演习的喧嚣黯淡下来。 这份公告直接切断了台湾关键产业的供应链,震动从工厂到市场迅速蔓延。 与此同时,在台中清泉岗基地,“腾云”无人机的项目因缺少大陆的光纤陀螺仪而彻底停滞。 台方自研的替代部件误差过大,测试中无人机接连失控坠毁。 另一项被禁的抗干扰模块,让台军耗费巨资的无人机体系几乎瘫痪。 高雄台船的“海鲲号”潜艇项目,也因大陆特种钢材断供而无法推进,日本提供的替代钢材价格高出三倍,台方还发现之前的消声材料来自大陆。 新竹科学园区内,一台5纳米检测设备因禁运停摆,导弹芯片良品率骤降到三成。 这台设备的核心部件,实际来自大陆,却被伪装成德国产品。 台积电评估显示,若管制范围扩大,3纳米产线将有七成设备面临停机风险。 大陆海关的新规要求台湾商品标注原料来源,行政手段让台企成本激增四成。 岛内经济部的报告指出,禁运首周,台湾科技股市值蒸发数千亿新台币。 因为外资流出创下多年新高,岛内市场信心明显受到重创。 与此同时,美国副防长柯尔比在伦敦警告英国,不要派航母到亚洲插手事务。 解放军山东舰编队进入巴士海峡,正好出现在英国航母计划的路线上。 美方报告承认,中国反舰导弹的威慑力已让第七舰队后撤上千海里,这一警告暴露了美国在大陆军事和经济双重压力下的不安。 赖清德的“汉光”演习集结了两万多人,试图展现所谓防卫能力。 但在供应链被掐住的情况下,这场演习更像是政治上的虚张声势,无人机飞不起来,潜艇建不下去,芯片产线岌岌可危,演习显得空洞无力。 在高雄港,一批标着美国品牌的机床被查出实际产自中国沈阳,这种转口伪装的伎俩,在大陆海关的检测设备前毫无藏身之处。 台积电的设备包机飞往美国,引发了岛内对产业转移的激烈争议。 有人认为这是技术保存,有人觉得是产业逃亡的开端。 中国大陆的精准管制,如同敲响的第一张骨牌,让台湾产业陷入连锁危机,这场没有硝烟的博弈,正以经济手段重塑台海的规则,赖清德的军事表演,在大陆的静默应对下,显得越发苍白无力。
在“大罢免”的困境下,赖清德一声令下,台军开始大规模演练,不到24小时,美副防长
芸霄记史
2025-07-12 15:27:3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