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消息!特朗普决定向北约大量出售武器,从而改变援助乌克兰武器的方式!
从转向北约无限量抛武器,到让盟友买单,再把所有费用交给他们,这波操作既能“减轻”美国打包支出,也顺带让美军工大赚一笔,还为国内就业加油添彩。这背后,不仅是政策转弯,更是政治算盘。据外媒报道,一旦正式落地,北约盟友将100%掏钱,美国则直接变身“卖家”,彻底甩开援乌包袱。
7月11日,《Axios》引述三位知情人士称,特朗普正在推动美国改以出售武器予北约成员的方式来变相援乌,北约再将武器转交给乌克兰。此举将以购买模式执行,而不是“援助” 。NBC采访中,特朗普本人证实此协议已在北约峰会上讨论,并提到将不仅包括防御性武器,炮火甚至攻击性装备也将进入交易清单。
而就在前一天,特朗普曾暗示将在下周一宣布针对俄罗斯“重大决定”,外界普遍将其与此援乌新机制联系在一起——似乎意在通过这一动作向俄罗斯施压,毕竟在战场上,普京一路压制。与此同时,《AP》报道称,这一方案用武器销量替代直接援助,欧洲买单,美国产业链则“赚得盆满钵满”。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此前曾暂停对乌关键武器的直接供应,比如爱国者防空导弹等,转而先补充本土库存,引发盟友和美议员强烈不满 。由此可见,这次“卖而不援”不仅是政策调整,更是特朗普对“欧洲护短买单”策略的再度延伸。
换个角度看,这一模式多重收益:节约美国财政支出,满足其“美国优先”,还能刺激国内军工就业,制造出明确“经济双赢”。但另一方面,对乌克兰来说,这意味着援助门槛提升,态度转硬;对北约欧洲来说,背负更多支出压力,而从根本上美国仍掌握主导权。北约将变得更像一个武器转运站,而非真正主导者。
这桩“卖武给盟友、再转手给乌克兰”的操作,既彰显特朗普“交易优先”的外交风格,也暴露出美国将战争利润化、盟友负担化的倾向。欧洲盟国必须掏出真金白银才能保住援乌能力,而在美政治博弈中,乌克兰无疑成了压舱石。
展望未来,若此政策确实启动,全球格局将有两大转变:其一,美国援乌成本与责任表面“减轻”,实则通过贸易方式延续影响;其二,欧洲军费支出压力陡升,北约内部分歧或将扩大。俄乌冲突也可能因此进入新的资源分配博弈中。在特朗普晒出这张支票前,欧洲和乌克兰都应清醒意识到,这不仅是一笔军事账,更是一场政治操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