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靓颖最新舞台刚上线,丁太升一句“用力过猛”还没凉,评论区又秒变修罗场:说她裙子太短、舞蹈太辣、“像老实人第一次蹦迪”。怪就怪在,同场张韶涵早前也穿过高开叉、蔡依林更是把地板动作跳成招牌,网友却把她们捧成“仙女”“舞后”,轮到张靓颖就成了“网红感翻车”。
这碗水端得确实歪。张韶涵的短裙被夸“精灵叛逆”,蔡依林的臀桥wave被刷“亚洲唱跳天花板”,到了张靓颖,同样高水准的Vocal+编舞,却被截成表情包狂嘲。数据更扎心:某平台同一话题下,张靓颖负面词条阅读量1.8亿,张韶涵同款仅300万。
问题不在舞台,在滤镜。网友对“海豚音女王”的刻板印象是站桩唱《画心》,一旦她突破舒适圈,有人就自动开启“审判模式”;而张、蔡早年就走唱跳路线,观众心理预期早已拉满。说白了,不是张靓颖跳得不够好,是有人还没习惯她的进化。
歌手想突破,观众也得升级。毕竟,双标才是最大的跑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