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7年,一批秀女即将送入皇宫献给皇上,半路上被锦衣卫指挥使纪纲拦住了,纪纲挑

文栋说明星 2025-07-14 18:03:00

1407年,一批秀女即将送入皇宫献给皇上,半路上被锦衣卫指挥使纪纲拦住了,纪纲挑了16个美女:“这些先送到我府上,我先尝尝鲜!”太监不敢多嘴,只能照办,带着剩下那些长相普通的女子去给皇帝挑选。 1407年夏天,明成祖朱棣因为徐皇后去世,心情非常不好。 朝廷按照规矩,从各地挑选了一批好人家的闺女,准备送到宫里,希望能缓解皇帝的哀伤。 可是人还没到皇宫门口,就被锦衣卫的头儿纪纲给截住了。 纪纲是朱棣跟前的大红人,管着锦衣卫,专门替皇帝打探消息、抓人办案,权力很大。 他拦住运送这些闺女的太监,问这些人是干嘛的。太监一看是他,赶紧恭恭敬敬地把缘由说清楚了,说这都是要送去给皇上看的秀女。 谁知道纪纲听完,大大咧咧地指着队伍就说,先挑一些送到他家里去,他得“验验货”。太监听得都傻眼了,这可是要给皇帝的姑娘啊!心里一急刚想说不行,纪纲直接摆摆手,叫皇帝有事他自己担着,根本没给太监说话的机会,就动手挑人了。 纪纲手指头点过去,一下圈走了十六个最漂亮的小姑娘。 这些姑娘们当时就慌了神,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无助地看着那个带队的太监。 太监心里那叫一个窝火,换成别人早就翻脸了,可对面是纪纲,那是京城里出了名的心狠手辣、睚眦必报的主儿,谁得罪他准没好果子吃。 太监掂量半天,实在惹不起,只好硬着头皮点了头,眼睁睁看着姑娘们被纪纲带走了。 太监心里也犯嘀咕,纪纲一口气带走了十六个活人,这名单上可都记得清清楚楚,怎么就能瞒得过去呢?结果,没过几天,奇怪的事情发生了。 太监再翻秀女名册时发现,这十六个人的名字,就像被神仙用橡皮擦掉了一样,悄没声儿地不见了。 这发现把太监吓得后背直冒冷汗。这些秀女都是官宦人家的女儿,身份来历都有详细记录。能把她们的名字从这么重要的名单上悄悄抹掉,纪纲的手腕真是通上天了。 过了段日子,太监终于从其他同僚那里打听到了真相。 原来,纪纲在背后使了阴招。 秀女们在正式被皇帝挑选前,得在宫里头住一阵子,跟着管事的老嬷嬷学规矩。在这个节骨眼上,他就凭空制造了一场“秀女打架闹事”的假象。 纪纲买通了关系,让管事的人上报,说这十六个姑娘“恶习难改、聚众斗殴”,全都犯了宫规,直接被轰出宫了。 这样一搞,她们自然就从候选名单上彻底消失,干干净净了。 纪纲算盘打得精,觉得自己这事做得天衣无缝。 可他忘了关键一点——这些被说成是在宫里打架被轰出去的秀女,她们家的脸面可就丢尽了,当爹妈的也要跟着倒霉。圣旨很快飞到了这十六户人家,朱棣在圣旨里怒气冲冲地责骂他们,说他们连女儿都教不好,居然在宫里打架,简直不成体统。 这十六户人家接到圣旨全都懵了。自家闺女什么样自己还不清楚?温婉贤淑的姑娘怎么可能干出这种胆大包天的事?他们根本不信。 互相一打听,嘿,正好十六家都收到了一模一样的申斥。这里面肯定有鬼!这十六家一合计,觉得里面必有蹊跷,于是都写了折子递上去,为自己的女儿辩解、叫屈。 十六份折子一起摆到朱棣面前,皇帝眉头就皱起来了。这么多家都喊冤,事情不对劲。他再仔细一想,宫里管事的那份报告说是他一个妃子亲眼看到打架的。 妃子坦白,她娘家跟纪纲家有点交情。 前几天,她收到宫外递进来的信儿,要她想法子把这十六个秀女的名字从名单里划掉。那会儿正好徐皇后刚过世,后宫里位置空出来不少,妃子琢磨着少点漂亮姑娘进来,自己争宠的机会不就多些?脑子一热,没多想就照办了。 这真是贪小便宜吃大亏,自己砸了自己的脚。 水落石出,真相大白。朱棣气得够呛,这个妃子算是完了,第二天就被人丢进了冷宫,娘家人也被撤职查办。朱棣觉得这事不会这么简单,马上命令手下彻查纪纲。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纪纲这些年在锦衣卫指挥使的位置上,简直是无法无天:贪银子、霸占别人的老婆闺女,看哪个正经做官的不顺眼,就随便编个罪名抓起来。干的坏事写都写不完。 朱棣心里头开始是这么想的:像锦衣卫这种专门查人、对付人的衙门,名声天生就臭,只能紧紧依靠皇帝才站得住脚,所以他才给了纪纲那么大权力。现在一看,好家伙,这人胆子比天大,连献给皇帝的姑娘都敢抢!这还得了? 没二话,朱棣直接下旨,把纪纲头上的乌纱帽撸掉,扔进了大牢。 通过纪纲这件事,朱棣算是明白了:哪怕再秘密的衙门,权力一家独大也准得出事,得有互相盯着、互相拉扯才安全。于是他脑袋一拍,又成立了一个新的秘密衙门,叫东厂。 想着让东厂和锦衣卫互相监视、互相平衡。 只是朱棣大概想不到,正是他后来搞的这一套,给明朝埋下了不少隐患。   信息来源: 《明史·纪纲传》(清·张廷玉等撰) 《明史·成祖本纪》(清·张廷玉等撰) 《明史·职官志》(清·张廷玉等撰) 《国榷》(明末清初·谈迁撰) 《万历野获编》(明·沈德符撰)

0 阅读:0
文栋说明星

文栋说明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