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过劲来的俄罗斯“翻脸不认人”?2025年,中俄间的贸易突然“降温”,一纸关税新

青黛灵韵 2025-07-14 19:06:26

缓过劲来的俄罗斯“翻脸不认人”?2025年,中俄间的贸易突然“降温”,一纸关税新政,直接把中国汽车关税从15%抬到了38%,中方出手让俄冷静! 2024年这场中俄汽车博弈堪称国际贸易版的“冰与火之歌”。当中国车企正沉浸在市占率突破62%的喜悦中时,俄罗斯的关税大棒突然落下。极氪001在高端电动车市场以48%的市占率碾压特斯拉,理想L9更是成为莫斯科富豪的新宠,却被俄罗斯新政浇了盆冷水。 中方的反击来得又快又准,3月10日,中国海关总署宣布对原产于俄罗斯的木材、化肥等商品加征15%关税,黑龙江绥芬河口岸的俄产木材通关时间从2小时延长至72小时。 中国暂停了与俄罗斯的汽车零部件关税互惠协议,原本享受5%优惠税率的俄产变速箱,进口成本直接翻倍。这招“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让俄罗斯农业和林业遭受重创,2024年俄对华木材出口占其总出口量的42%,关税上调后每吨损失300美元。 俄罗斯这下彻底慌了神。圣彼得堡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协会紧急上书政府,称若中国断供电机控制器,俄本土电动车生产线将在两周内停工。更尴尬的是,俄罗斯依赖中国的稀土永磁材料生产电机,中国稀土出口管制措施让俄军工企业也叫苦不迭。 5月,俄罗斯副总理曼图罗夫秘密访华,在苏州与中国工信部部长会谈时,主动提出将中国汽车关税降至25%,并允许中企参与莫斯科地铁电动列车项目。 这场贸易战背后暗藏着更深层的博弈,俄罗斯试图通过关税壁垒扶持本土汽车工业,但伏尔加汽车厂的“莫斯科人”电动车续航仅180公里,售价却比极氪贵20%,市场根本不买账。 中国车企早有后手,长城汽车宣布在白俄罗斯扩建工厂,利用关税同盟政策曲线进入俄罗斯市场;比亚迪则与哈萨克斯坦签署协议,在阿拉木图建设电池工厂,通过中亚陆路运输降低成本。 更让俄罗斯难受的是,中国在能源领域的反制措施如同精准制导导弹。原本计划2025年对华供气380亿立方米的"西伯利亚力量"管道,中方以技术验收为由,直接把通气量砍到280亿立方米,这相当于俄罗斯每年损失30亿美元收入,相当于西伯利亚油田三个月的产值。 俄罗斯能源部测算,仅此一项每年损失40亿美元收入。与此同时,中国加大从土库曼斯坦进口天然气,2025年上半年进口量同比增长45%,彻底打破俄罗斯的能源垄断幻想。 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最终以双方妥协收场。7月,中俄在符拉迪沃斯托克签署《汽车贸易谅解备忘录》:俄罗斯将中国汽车关税降至25%,允许中企在2028年前分阶段实现零部件本土化;中国则恢复俄罗斯木材、化肥的关税优惠,并承诺扩大俄罗斯原油进口量。 但这场博弈留下的伤痕难以愈合,中国车企开始加速布局东南亚市场,而俄罗斯汽车工业在保护政策下,技术差距与中国越拉越大。 这场贸易战揭示了一个残酷现实,在全球化产业链深度绑定的今天,任何单边主义的“关门”行为,最终都将反噬自身。 俄罗斯以为关起门来能培育本土产业,却没想到把自己锁进了技术孤岛;中国看似被动反击,实则通过这场博弈检验了产业链韧性,并为开拓新市场赢得了先机。

0 阅读:74

猜你喜欢

青黛灵韵

青黛灵韵

青黛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