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日媒报道,连续2天,中国空军歼轰—7A战斗轰炸机在东海防空识别区上空拦截、驱

云端漫步坊 2025-07-15 14:32:21

根据日媒报道,连续2天,中国空军歼轰—7A战斗轰炸机在东海防空识别区上空拦截、驱逐日本航空自卫队YS—11EB电子侦察机,把日方治得没脾气。[熊吉] 7月9日早上,当日本YS—11EB电子侦察机的机组人员透过舷窗向外望去时,他们看到的不是云朵,而是一架挂载着霹雳—5空空导弹的中国歼轰—7A战斗轰炸机。 两机之间的距离近到可以看清对方飞行员的面部表情,这种“贴脸”式的空中相遇,让日方机组倒吸一口凉气。 老实说,当我第一次看到这个消息时,脑海里浮现的是两架以每小时数百公里速度飞行的军机,在万米高空擦肩而过,那种紧张感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7月10日,歼轰—7A又来了,这次调整了角度,水平距离60米,垂直距离30米,这距离真是令人心惊肉跳。 说起这架YS—11EB,它可真不是什么新玩意儿,这是日本在上世纪60年代造的涡桨支线客机改装而来的,航速慢得像老爷车,最高时速也就430公里。 虽然装了些电子侦察设备,什么AN/ALQ—99电子干扰系统,J/APR—4雷达信号接收机,听起来挺唬人,但在歼轰—7A面前,那真是小巫见大巫。 日本人事后不反思自己为啥要派侦察机到中国东海防空识别区转悠,反倒恶人先告状,说中国军机“危险接近”,还煞有介事地警告“此事绝不准再次发生”。这就像一个小偷被抓现行,还理直气壮地指责主人家的狗太凶。 歼轰—7A可是咱们的老牌劲旅了,别看它已经服役多年,但对付YS—11EB这种“老爷机”,那真是绰绰有余。 它的低空低速性能特别好,续航能力强,最远能飞3650公里,作战半径达到1650公里,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它可以在空中待很长时间,可以跟日本侦察机比耐力。 有网友可能会问,咱们不是有歼—20、歼—16这些先进战机吗?为啥要派“飞豹”去? 其实歼—20那是用来对付F—35、F—22这种顶级对手的,用它去拦截一架改装的老旧运输机,就像用大炮打蚊子,太浪费了,而且,歼轰—7A的使用成本相对较低,执行这种常规拦截任务正合适。 它在东海方向已经是“常客”了,日本媒体自己都承认,他们的飞机经常遇到歼轰—7A,有时候日机都快没油了,“飞豹”还在天上飞着呢,这种心理压力,比什么都管用。 就在第二次拦截发生的同一天,王毅外长正在和日本外相岩屋毅会面,岩屋毅一边说中日关系正在改善,一边又抱怨中国军机的行动。 王毅外长的回应很直接,希望日方“正视历史、汲取教训”,这话说得很有分量,历史上日本在中国干了什么,大家心里都有数。 咱们中国设立东海防空识别区完全合法,2013年11月23日,中国宣布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这是按照国际惯例行事的。 进入识别区的飞机应该提供飞行计划、开启应答机,这是基本规矩,可日本的YS—11EB呢?关闭应答系统,偷偷摸摸地搞侦察,这不是挑衅是什么? 这些年来,类似的空中“猫鼠游戏”经常上演,2014年,歼—11战机曾以30米距离拦截日本OP—3C侦察机;2016年,苏—30战机把日本F—15逼得发射红外干扰弹逃跑;今年6月,山东舰的歼—15又跟日本P—3C巡逻机来了个“亲密接触”,每次都是日本先挑事,然后装无辜。 霹雳—5虽然是老式空空导弹,但对付YS—11EB这种没什么自卫能力的侦察机,那是手到擒来,挂弹飞行本身就是一种威慑,告诉对方:别太过分,我们是认真的。 说到底,日本频繁派侦察机到中国家门口转悠,无非是想配合美国的印太战略,试探中国的反应,但这种小动作改变不了大势。 中国的发展势不可挡,维护主权的决心坚如磐石,日本与其在这些小动作上浪费精力,不如好好想想怎么跟中国和平相处。 歼轰—7A虽然不是最新的战机,但在执行这类任务时很有可靠性和实用性,让人印象深刻,它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兵,知道什么时候该出手,怎么出手最有效。

0 阅读:37

猜你喜欢

云端漫步坊

云端漫步坊

感谢关注,期待与您分享更多好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