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志愿军113师大摇大摆地从美军面前经过,美军不但不狙击他们,还主动为

文栋说明星 2025-07-15 16:03:21

1952年,志愿军113师大摇大摆地从美军面前经过,美军不但不狙击他们,还主动为他们准备吃食,一路掩护。 1952年抗美援朝战场硝烟弥漫,麦克阿瑟在首战失利后仍扬言"圣诞前回家",志愿军展开诱敌深入的战术布局。 38军将士因前次作战失误憋着股劲儿,军长梁兴初拍着胸脯立下军令状:一天拿不下德川就提头来见。 战士们嗷嗷叫着冲锋,硬是用刺刀和手榴弹撕开防线,把德川守敌揍得满地找牙。 可西线战场的关键在三所里——这条平壤方向的公路是美军的救命稻草,志愿军要包饺子必须卡死这个路口。 离三所里最近的113师刚打完硬仗,人人累得像散了架的马车。 地图上七十多公里的山路曲里拐弯,头顶美军侦察机嗡嗡转悠,按常理这路得走两天。 但军令如山倒,全师揣上炒面灌满水壶,半夜撒开腿就往南冲。 那天晚上队伍里净是稀罕事儿:有人边跑边打呼噜,脚底下绊蒜摔个跟头接着跑;有人咳着血沫子,拿绑腿把枪拴在胳膊上往前捱。 带队干部见个小战士瘫在路边,想让他歇会儿,那孩子咬着牙摇头:"38军不出娘娘兵!"抓起枪又钻进队伍里。 天麻麻亮时头顶传来飞机轰鸣,指挥员把军帽往脑后一推:"反其道而行之!" 全师甩掉树枝伪装,大摇大摆走在大路上。 美军飞行员瞅着底下这支部队比自家队伍还神气,反倒调头去报信:"赶紧给南撤友军备热饭!" 行军队伍里飘着罐头炖豆子的香味儿,113师官兵愣是忍着没往路边炊事点瞅。 战士们边走边把炒面捏成团,和着雪水往下咽,脚底板早就磨得血肉模糊。 当先头部队扑到三所里山梁时,美军坦克正轰隆隆朝路口拱,最近的车轱辘离路口不到五百米。 阵地刚架起机枪,美军的履带就碾到了哨位前。 有老兵后来说,那会儿看怀表的手直哆嗦——要是再晚五分钟,整场战役就成竹篮打水。 最终这里卡住美二师九团主力,打烂敌军五百多辆车,成就了"万岁军"的威名。 当年参与穿插的关长义总说他们是"捡了条命"。 后来他当了通信连长,转业后在无线电厂干到退休,每次看战争片就抹眼泪:"比起那些留在山沟的弟兄,咱还有啥不知足?" 前几年社区办建军节活动,九十多岁的关老还在讲穿插故事,临了总念叨:"飞机在天上转悠那会儿,心都提到嗓子眼了。" 2021年八一前夕,他戴着珍藏的军功章接受本地电视台采访,特意叮嘱记者多拍背后的战友名单墙。 像关老这样的抗美援朝老兵,如今全国健在的不到万人。 深圳龙越慈善基金会去年走访发现,不少农村老兵还在用豁了口的搪瓷缸,炕头最显眼处永远挂着泛黄的战友合影。 北京西城区的李永福老人冬天舍不得开暖气,却把退休金全捐给了战友陵园维护基金,他说这叫"活人要对得起睡着的"。 俗话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但这些老兵的守望从未改变。 去年秋天长春荣军院的新楼落成时,三十多位志愿军老兵摸着现代化护理设备直感慨:"当年要有这条件,多少好小伙能回家娶媳妇啊。"   信息来源: 中国军网《万岁军传奇:三所里穿插作战始末》 新华社《国家统计局发布抗美援朝老兵生存现状调查报告》 深圳龙越慈善基金会官网《2023年度老兵关怀计划工作报告》 吉林卫视《我们的老兵》专题节目 《解放军报》抗美援朝七十周年特别报道《冰雪长津湖》

0 阅读:53
文栋说明星

文栋说明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