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清醒的一段话:“不要对你的伴侣期待太高,有的婚姻只是身体的陪伴,而彼此的灵魂从未匹配;有的婚姻只能证明你不是单身,但有可能你活的比单身还要孤独。 当你悟透了,你就会明白:婚姻本是一场合作,好的婚姻都是各过各的,你好了,婚姻也就舒服了;你不好,你的婚姻就不可能舒服。” 年轻时,把婚姻想得太美好,觉得伴侣就是能灵魂共鸣、肉体契合、思想同步的人。 可现实是,能占到一样就不错了。 有一个记者曾经做过中年人的婚姻现状调查,调查结果显示,65%的中年婚姻是“三无”状态,即:无话可说、无架可吵、无夫妻生活。 多少夫妻在人前情意绵绵,晚上回到家,却像两个合租的房客,一个在客厅守着电视,一个在卧室刷着手机。 有人说,激情早就被生活磨掉了,不出幺蛾子就好啦。 有人说,感情早就没了,为了孩子能有个完整的家,糊弄着过吧,懒得折腾了。 现实中,多少人的婚姻,既没有身体的陪伴,也没有灵魂的共鸣,甚至一天连话也说不了几句,可依然是人前的恩爱夫妻,能长长久久,白头偕老。 细究原因,不过就是他们降低了对伴侣的期待,把对方当成了生活搭子,不给对方招惹麻烦,同时,能提供自己的一些价值,让彼此在婚姻里,感到安稳和舒服,至于爱不爱的,无所谓。 想通了就是天堂,想不通就是地狱。 和上班工作一样,结婚就是为了搭伙过日子,一起面对油盐酱醋、生儿育女、赚钱养家、操持家务等等各种琐碎...... 接纳自己的伴侣就是个普通人,降低对Ta的期待,有什么价值就使用什么价值,不把自己的喜怒哀乐维系在Ta身上,想开了,想通了,心情就顺了,日子也就舒服了。 婚姻里,想满足自己的幻想和期待的,基本上都会失望,而把婚姻当成两人搭伙过日子的,反而会觉得很幸福。 没有谁能满足谁的期待,最傻的一种婚姻模式,就是试图改变对方。 改变别人是最无效的努力,到了最后,不是吵架,就是冷战,不是分居,就是离婚,把一段原本能好好走下去的关系,折腾垮掉。 期待的多了,失望就会多了;期待的多了,心情就会不美了;期待的多了,过得也就累了。 复旦大学教授梁永安曾说过一段令人思考的话:“真正拥有爱或者最有资格谈爱的人,是他有能力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好好生活,只有这样的人,他才有能力散播温暖,既不会成为别人的压力和负担,也不会因为没有爱就惶惶不可终日。” 婚姻最大的真相就是:和谁过,其实都是和自己过。 婚姻看似是一场两个人的旅途,但归根结底是一趟完善自身的修行,这场修行的最高境界就是:本心自足、心平气和、保持自我平衡。 婚姻不是避难所,伴侣也不是救世主,无论做了谁的妻子,谁的丈夫,想要在婚姻里获得幸福,前提是要先把自己过好。 把自己管好,让自己对家庭具有价值,看清自己,读懂对方,不在无解的问题上较劲,调整自己与对方相处的策略,让各自都感到比较舒服,才是婚姻里的高手。 婚姻不是生活的全部,没必要天天琢磨情情爱爱,很多东西其实根本不配占有情绪,把80%的精力放在与婚姻无关的事情上,感到孤单就去交朋友,感到无聊就去找点兴趣爱好...... 成年人的婚姻幸福,其实不过就是对当下的知足,日子能安安稳稳、顺其自然地细水长流,你舒服,我也舒服。
很清醒的一段话:“不要对你的伴侣期待太高,有的婚姻只是身体的陪伴,而彼此的灵魂从
可爱萌喵团
2025-07-16 18:22:18
0
阅读: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