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在近代翻译西方的爵位时,发现当时影响最大的英国历史上的爵位恰好大致分为五等

张家古楼 2025-07-16 22:53:27

中国人在近代翻译西方的爵位时,发现当时影响最大的英国历史上的爵位恰好大致分为五等,于是就借用了中国历史上的公、侯、伯、子、男来翻译。 其实欧洲人的爵位是层层分封的,和中国完全不同,比如公爵可以封别人为侯爵,侯爵可以封别人为伯爵,而中国的公、侯、伯、子、男都是由周天子分封的,互相之间没有从属关系。 和中国封建制具有本质不同的是,欧洲的领主和臣属之间是契约关系,而不是人身依附关系。 在中国的周朝,“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名义上,天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周王的,每一个人都是周王的臣民,诸侯只不过是替天子管理某一片土地。 而欧洲不是,欧洲人说:“国王的国王不是我的国王。” 最关键的是,欧洲的国王和封建领主之间也是一种契约关系,国王做不到一言九鼎,各大领主组成一个议会,参与国家的治理,左右着国王的一举一动。 一句话,欧洲的统治者的权力是有限的,这种权力的制衡正是来自古希腊和古罗马的传统。 按照西方人的观点,罗马帝国时期属于奴隶制,中世纪属于封建制。 中世纪长达1000年,被欧洲人称为“黑暗的中世纪”,这是因为相比于古希腊和古罗马,中世纪的发展几乎完全停滞,最根本原因还是教会垄断了一切思想和文化。

0 阅读:1388

评论列表

不知晦朔 无意春秋

不知晦朔 无意春秋

8
2025-07-17 01:46

难道他们不知道这个往上还有个 王 爵吗?

劈山

劈山

3
2025-07-17 21:21

不是说到了秦朝中国已经不是封建制了吗

NBB

NBB

2
2025-07-17 23:47

英国哪来的五等爵,你用英文翻译下。

走过

走过

1
2025-07-18 05:36

其实,这套落后的制度中国也有过一段时期,我们称呼它为春秋、战国,欧洲人喜欢称呼为封建。

猜你喜欢

张家古楼

张家古楼

聊点你感兴趣的历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