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46岁的陈赓在上海遇到27岁的小姨子,几年不见,王璇梅越发温婉动人。得知对方单身后,他便心生一计。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49年初夏的上海,陈赓将军行至国际饭店门前,他见到了十年前英勇牺牲妻子王根英的亲妹妹王璇梅。 他第一次捡到王璇梅时,她不过十岁,陈赓和王根英则以普通夫妻的身份,秘密从事上海的情报工作,身边危机四伏、行踪隐秘。 王璇梅虽然年幼,但在家庭环境熏陶下,逐渐具备了常人难有的警觉与隐忍,而那时的王璇梅,已然长成一名知性沉静的女医生。 数年未见,眼前的小姨子变得温婉端庄,又不失一份坚定,她自北方大学医学院毕业后,在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医院担任外科医生,职业带来的沉稳气质,令陈赓不由得感慨万千。 他记得抗战胜利前,王根英牺牲的噩耗传来,他在日记本上写下了沉痛的字句,而今他终于又见到了王璇梅,那是妻子生前最牵挂的亲人。 得知王璇梅至今仍未婚,陈赓心中顿时泛起一阵思绪,他很快想到一人,多年战友陈锡联,彼时陈锡联已是久经沙场的骨干,虽年纪略长,却因夫人早逝,一直独自带着年幼的儿子生活。 在陈赓看来,无论是性情、品德,还是对家庭的态度,陈锡联都是一位值得托付终身的好人选。 陈赓没有急于安排相亲,而是以“见个朋友”为由,将王璇梅带至一处住所,那是中南军区驻沪的临时办公地,陈锡联正在会客,门一开,他便迎面看见一位清秀文雅的女子立于门口,一时间竟不知所措。 王璇梅则低眉不语,气氛略显尴尬,陈赓将两人简单介绍后便离开,将空间留给他们,这场不太热络的初见,却在双方心中悄悄埋下种子。 只是这段姻缘起初并未迅速推进,王璇梅性格含蓄,虽有好感,却羞于主动表达,陈锡联虽为将军,但感情上极为内敛,又因拖着个孩子,对再婚一事颇为迟疑,两人见过一面之后便再无后续,令陈赓这位“月老”大感焦急。 他并未放弃,反而发挥起自己“作战参谋”的精神,一方面鼓励王璇梅多些主动,另一方面则频频点拨陈锡联要懂得把握机缘。 他或是顺手送本小说借花献佛,或是假借公务制造偶遇的机会,有一次甚至特意安排两人同行出席一次军医会议,自己却临时“缺席”,为他们创造相处空间。 在陈赓的推动下,两人逐渐有了交流,随着信件往来增多,感情在细水长流中悄然升温,王璇梅因公前往南京工作期间,陈锡联多次借差探望,虽语句不多,但态度愈加真诚,到了年末,两人终于确认彼此心意,决定携手步入婚姻殿堂。 婚礼于1949年底举行,场地虽简朴,却不乏温情,红绸花由陈赓亲手系上,证婚人也是他本人,看着王璇梅挽着陈锡联的手走入礼堂,陈赓眼中泛起泪光,他知道这是对亡妻牵挂的一种交代,也是对战友情义的最佳见证。 婚后王璇梅全心投入家庭生活,对陈锡联早年所生之子视如己出,温柔教养,几年后他们育有三儿一女,生活虽清苦却安稳有序,这个家庭中,既有战地归来的坚韧,也有知识分子的理性与温情。 回望那年重逢,是命运安排的一场序章,而陈赓将军的这一“温柔一计”,既成就了一段姻缘,也延续了两个家庭之间深沉的情感纽带。 战争中的他是指挥千军万马的统帅,生活中的他则是细腻周到的长者,他未曾用言语表达太多,却在行动中守护着所爱之人,也成就了身边人的幸福。
1949年,46岁的陈赓在上海遇到27岁的小姨子,几年不见,王璇梅越发温婉动人。
诺言卿史录呀
2025-07-18 08:48:28
0
阅读: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