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女子得知男朋友案底,害怕的她去拿男友手机查,可男友拒绝让女子看,两人发生争

烟雨评社 2025-07-18 17:54:22

北京,女子得知男朋友案底,害怕的她去拿男友手机查,可男友拒绝让女子看,两人发生争执,争执中女子的手被男友打伤,女子以为他是不小心弄到的,过了一段时间,女子要给手动手术,结果男友又把她给打了,还边打边说:打残你,你就只能跟我了! 事情发生在2022年底的一次朋友聚会。小玲在那里遇见了杨某,一个阳光帅气的男人。他主动示好,对小玲嘘寒问暖,体贴周到。小玲冬天生病,他不怕传染跑前跑后地照顾;每天24小时视频通话报备行踪,把关心落到实处。 他甚至会买好酒好菜去看望小玲的父母,在家里抢着干家务,把一个“完美男友”的形象演得滴水不漏。小玲很快就动心了,觉得杨某就是自己理想中的另一半。两人确定关系后不久,在2023年,小玲同意杨某搬进了自己辛苦打拼买下的房子,开始了同居生活。 起初的日子确实甜蜜,小玲完全沉浸在幸福中,丝毫没有察觉杨某的真面目。这场精心编织的美好幻象,很快就等到了引爆点。小玲偶然从杨某朋友口中听说,他可能留有案底,罪名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这对成长于简单环境的小玲来说是个巨大的冲击,她无法接受自己的伴侣有这样的背景。于是,她忍不住想偷看杨某的手机核实一下。谁知,这个举动恰好被杨某撞见。 杨某瞬间变脸,一把冲上来抢夺手机。他心虚的样子,反而让小玲更加确信自己的怀疑。拉扯中,小玲的双手被杨某狠狠弄伤,手机也被抢走。医生的诊断结果是神经痛、肢体肿胀,后来甚至查出韧带穿孔和滑膜增生,双手基本无法自理。 小玲又气又痛,可杨某的态度却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他立刻道歉,写下保证书,承诺承担所有医药费,并会一心一意照顾她。当时的小玲正需要人照顾,又觉得男友或许是无心之失,便心软选择了原谅。 她的退让,换来的却不是珍惜,而是更深的算计。杨某一边“照顾”她,一边开始频繁催婚,同时提出了过分的要求:小玲名下的房子必须加上他的名字。更离谱的是,他还规划说,以后买第二套房,要写上他儿子的名字。 直到这时,小玲才震惊地发现,杨某竟然早就有一个儿子,而他此前从未提过半个字。这个谎言和赤裸裸的财产算计,让小玲不得不重新审视这段关系。 而当她的手伤需要手术时,杨某的真面目才彻底暴露。小玲希望通过手术恢复自理能力,毕竟杨某也承诺过承担医疗费。可当她提起手术,杨某竟无故大发雷霆,坚决不许。 小玲坚持要治,杨某便再次动手,边打边恶狠狠地说:“把你打残了,你就只能跟我了!”这一次,他直接把小玲的髋部也打伤,导致她最终瘫痪在轮椅上,生活起居全靠年近七旬的父母照料。 至此,小玲才彻底看清,这个与她同床共枕的“完美男友”,不仅贪婪暴躁,行事还如此极端。她抚摸着身上的伤痛,看着眼前这个曾经阳光帅气的男人,再想起那张花轿婚纱照,心如刀绞。幸运的是,她还没有跳进婚姻的火坑。这一次,她没有再犹豫,果断报了警。 报警之后,维权之路却异常坎坷。案件虽然立了,但伤情鉴定一拖就是近十个月,鉴定机构不是说“时间太久”无法鉴定,就是警方未能按规定委托。 她向妇联求助调解,杨某却直接玩起了“人间蒸发”,电话不接,微信注销。更现实的困境是,十几万的手术费都得小玲自己承担,而失业导致的社保断缴,也让她无法使用医保报销。 从法律上看,杨某的行为显然不是家庭琐事。虽然虐待罪通常适用于家庭成员,同居关系在认定上存在困难,但杨某两次动手都带有明确的伤害意图。根据《刑法》,其行为已构成故意伤害罪,小玲的伤情也足以追究其刑事责任。 理论上,《反家暴法》也适用于同居暴力,但在现实中,受害者常常面临取证难、立案难、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难的困境。数据显示,家暴案件进入刑事程序的比例极低,维权之路的艰难可见一斑。 小玲的经历给所有身处亲密关系中的人敲响了警钟:甜言蜜语和“完美人设”,有时恰恰是陷阱的伪装。当对方过分关注你的财产,或刻意隐瞒婚史、子女、案底等关键信息时,必须保持警惕。 亲密关系中的暴力,从来不是“感情纠纷”,而是犯罪。第一次动手就是明确的危险信号,任何道歉和保证都不可轻信,因为退让只会让暴力变本加厉。 一旦遭遇暴力,最重要的一步是果断抽身,及时止损。同时,必须有意识地收集证据,包括照片、录音、医院诊断记录、聊天记录,甚至对方写下的保证书,这些都是未来维权的关键。最后,要勇敢求助,立即报警,而不是等到伤势严重或证据消失才想起法律。 这件事告诉我们,不管是找男友还是结婚,一定要查清楚对方发底细,别稀里糊涂的就在一起,可能对方是一个可以随时引爆的糖衣炸弹, 家暴只有零次和无数次,不管是男友还是丈夫,只要对方有动手的迹象,不要犹豫,直接报警,誓言只是个随口就能说的话,与其相信那虚无缥缈的誓言,不如走法律程序,及时报警的好。 信源:潮新闻

0 阅读:108
烟雨评社

烟雨评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