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巴出口歼35A泡汤?印度媒体爆出一个猛料:中方要求十分苛刻! 新德里电视台的直

云海仙踪觅 2025-07-19 01:54:11

向巴出口歼35A泡汤?印度媒体爆出一个猛料:中方要求十分苛刻! 新德里电视台的直播间里,主持人正拿着一张模糊的 “谈判纪要”,声嘶力竭地宣称: “中国向巴基斯坦出口歼 - 35A 的谈判已陷入僵局,只因中方提出三项‘霸权条款’!” 屏幕上滚动着所谓的条款内容:维修需中方监督、机载计算机植入定位芯片、禁止擅自改装。 但就在这场直播结束的两小时后,巴基斯坦总理谢里夫的官方账号发布了一段视频 —— 他站在印有歼 - 35A 图案的背景板前,微笑着宣布: “我们将采购 40 架歼 - 35A 隐身战斗机,同时引进空警 - 500 和红旗 - 19 系统,这是中巴友谊的新里程碑。” 这种自相矛盾的剧情,在印巴军事博弈中并不新鲜。2022 年,印度媒体也曾炒作 “中巴歼 - 10CE 交易告吹”。 结果次年 3 月,巴基斯坦空军就用歼 - 10CE 在空战中击落印度阵风战机,用实弹打了谣言的脸。如今的歼 - 35A 风波,不过是故技重施。 要理解中国的军售逻辑,得看巴基斯坦卡姆拉空军基地的维修车间。 那里停放着 12 架歼 - 10CE,巴基斯坦工程师正用中方提供的专用设备进行检修,旁边的货架上摆满了国产替换零件。 “中国朋友不仅教我们修飞机,还转让了 70% 的零部件生产技术。” 基地指挥官哈立德准将曾对媒体说。 这种 “授人以渔” 的模式,与美国对巴军售形成鲜明对比:1999 年卡吉尔冲突期间,美国以 “未经许可使用” 为由,冻结了巴基斯坦 F-16 的所有备件供应。 ,导致 28 架战机中 20 架趴窝,机场跑道上一度停满无法起飞的 “空中棺材”。 印度媒体渲染的 “三项条款”,在国际军售中其实是常规操作。俄罗斯向土耳其出售 S-400 时,合同明确规定 “任何维修必须经俄方工程师确认。 禁止接入北约防空系统”,土耳其为了这份合同,甘愿承受美国的制裁。 美国向日本出口 F-35 时,要求所有数据必须实时同步至五角大楼的 “全球打击指挥系统”,甚至限制日本在本土部署的架次。 相比之下,中国提出的条款更像是技术保护:定位芯片仅用于故障溯源(类似汽车的黑匣子),维修监督是为了防止技术外泄,改装限制则是避免破坏隐身涂层等核心性能。 这些都是第五代战机出口的通行规则,毕竟歼 - 35A 的隐身材料、航电系统属于国家核心机密。 巴基斯坦的选择,藏在其国防预算的账本里。2025 年,巴基斯坦军费约 110 亿美元,仅为印度的 1/7。 要对抗印度从法国采购的 36 架阵风、从美国租借的 MQ-9B 无人机,必须走 “性价比” 路线。 歼 - 35A 的单价约 8000 万美元,仅为 F-35 的 60%,且能与巴基斯坦现有歼 - 10CE、枭龙战机形成数据链协同。 更关键的是,中国允许巴基斯坦用瓜达尔港的运营权、纺织产品出口等方式抵部分货款。 这对外汇储备紧张的巴基斯坦来说,比美国 “现金全款 + 政治附加条件” 的模式友好得多。 印度媒体的焦虑,源于其 “南亚霸权” 的动摇。2024 年,印度在中印边境部署的阵风战机。 被卫星拍到因发动机故障停飞率高达 40%,而巴基斯坦的歼 - 10CE 出勤率稳定在 85%。 更让新德里不安的是,歼 - 35A 的有源相控阵雷达探测距离比阵风远 120 公里,配合空警 - 500 的预警,能在印巴边境形成 “先发现、先打击” 的优势。 这种技术代差,让印度媒体不得不靠编造 “谈判僵局” 来安抚国内舆论。 国际军售的潜规则里,从来没有 “绝对自由”。美国向沙特出售 F-15 时,要求沙特不得将其用于打击以色列。 俄罗斯向印度出售 S-400,限制其部署在中印边境;中国向巴基斯坦出口装备的条款,本质上是平衡 “技术保密” 与 “盟友信任” 的结果。 就像巴基斯坦国防部长阿西夫在议会答辩时说的:“我们接受合理的安全条款,因为中国从未像某些国家那样,用武器卡我们的脖子。” 在卡姆拉基地的试飞跑道上,涂着巴基斯坦空军标志的歼 - 35A 原型机正在滑跑。 阳光透过座舱盖,照在飞行员头盔的瞄准具上,那里倒映着远处的喜马拉雅山脉。 这架战机的每一个螺栓、每一段线缆,都见证着中巴合作的逻辑 —— 不是一方对另一方的 “施舍”,而是基于共同安全利益的平等协作。

0 阅读:0
云海仙踪觅

云海仙踪觅

云海仙踪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