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大决战将至,特朗普发火,美军高层建议:为中国,舍弃乌克兰。 持续了三年多的俄乌冲突终于要迎来最终时刻,只因为美国再次参战下场的行为做法会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就目前的情况和形势来看,俄罗斯的处境已然相当不利。关键时刻,美军高层竟然向特朗普建言献策,遏制中国崛起比继续军事援助乌克兰解决俄乌冲突更加重要,难道俄罗斯还有转机? 特朗普最近的火气有点大,7月14日,他在白宫记者会上宣布,美国将向乌克兰提供“爱国者”防空系统,由北约盟友协助交付。 但这番表态背后,是他对普京的强烈不满,7月8日的内阁会议上,特朗普甚至对普京飙了脏话,抱怨与普京的通话“毫无进展”。 这种情绪的爆发,与俄乌谈判的停滞密切相关,特朗普曾多次施压乌克兰推动和谈,但泽连斯基态度强硬,而普京也明确表示不会放弃既定目标。 更让特朗普头疼的是,美军高层内部出现了严重分歧,以国防部副部长科尔比为首的对华鹰派提出,美国应将战略重心转向中国,因为中国在经济、军事、技术上的崛起,比俄罗斯威胁更大。 他们认为,美国的国防资源无法支撑同时在中东、乌克兰和印太地区的三线作战,必须选择性放弃次要利益点。 这种观点在五角大楼内部得到不少共鸣,但特朗普似乎更执着于眼前的乌克兰战场,决策未因内部异议动摇。 不过,美军高层的建议并非空穴来风,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2025年初发布的年度威胁评估明确指出,中国是唯一具备全面重塑国际秩序意图与能力的竞争对手。 而与此同时,美国在俄乌冲突中的资源消耗也越来越大,“爱国者”防空系统库存紧张,生产周期长,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今年预计生产600枚拦截导弹,仍远远难以满足需求。 更麻烦的是,欧洲盟友的援助也开始出现疲态,德国国防部长皮斯托里乌斯表示,德国只剩下6套“爱国者”系统,无法再提供更多。 面对这种局面,俄罗斯似乎看到了转机。 朝鲜向俄罗斯秘密运送1200万枚炮弹,装满2.8万个集装箱,足以支撑俄军长期高强度作战,这些炮弹直接适配俄军现有火炮系统,让深陷消耗战的俄军获得了持续炮击能力。 与此同时,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紧急访华,表面上是参加上海合作组织外长理事会会议,实则肩负着更重要的战略使命。 他在与中方会晤时明确表示,俄方愿同中方一道推动俄中关系不断取得新成果,并强调“如果乌克兰准备启动新一轮谈判,俄罗斯可以不用等50天,30天就行”。 这种表态,既是对特朗普“50天最后通牒”的回应,也显示出俄罗斯在外交层面的灵活姿态。 中国在这场博弈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中国始终秉持客观公正立场,倡导通过对话谈判解决争端。 3月7日,外交部长王毅在两会记者会上强调,中方愿同国际社会一道,为化解危机、实现持久和平发挥建设性作用。 面对局势升级,中国驻乌使馆7月15日发布撤离预警,提醒在乌中国公民提高安全意识,这种谨慎态度,既体现了对公民安全的重视,也显示出中国对局势的密切关注。 然而,局势的发展仍充满不确定性,特朗普的“50天最后通牒”能否奏效?俄军的大决战计划能否成功?中国的调解努力又将如何影响局势走向?这些问题,都将在未来的50天内逐渐揭晓答案。 这场持续三年多的冲突,早已超出了俄乌两国的范畴,成为大国博弈的角力场。 特朗普的怒火、美军高层的建议、俄罗斯的反击、中国的调解,每一个举动都在重塑着国际格局。而最终的结局,或许将取决于各方在战略利益与现实压力之间的权衡。
俄乌大决战将至,特朗普发火,美军高层建议:为中国,舍弃乌克兰。 持续了三年多的俄
青山隐雾情悠远
2025-07-19 02:13:4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