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灿荣直言:马英九不值一提,当权时满脑子就是美国人的指令,压根不敢谈统一的事。

燕纸 2025-07-19 13:39:26

金灿荣直言:马英九不值一提,当权时满脑子就是美国人的指令,压根不敢谈统一的事。 马英九的政治生涯,离不开他在美国的烙印,他曾在美国接受教育和训练,这段经历如同为他的思维装上了一套“西式导航仪”。 从哈佛的课堂到纽约的街头,他不仅汲取了知识,更浸染了一种以美国为中心的视角。 回到台湾后,这种“基因”并未褪色,反而在他执掌大权时,成为解读其政策的关键线索,他的亲美倾向,不是简单的个人喜好,而是一种深植于骨髓的政治本能。 马英九执政期间,两岸政策可以用“三不”来概括:不统、不独、不表态。这三个词看似简洁,却像一道无形的墙,将两岸关系框在了原地。 不统,是避免触碰统一的敏感神经;不独,是在国际压力下维持表面平衡;不表态,则是将所有可能性悬在半空,既不前进,也不后退。 这种策略看似稳健,实则如同一场走不出的迷宫,两岸的棋局需要落子决断,而马英九却选择了让棋子悬浮,留下一盘未完的残局。 在这场棋局中,美国的身影无处不在,作为幕后操盘手,美国并不希望看到两岸的棋盘上出现“统一”这一结局。 马英九的政策,恰如其分地契合了这一需求。他的“三不”方针,与其说是主动选择,不如说是美国划下的红线。 他像一根被遥控的指挥棒,在美国的节拍下,小心翼翼地维持着两岸的现状。 这种操控并非明面上的指令,而是通过经济、军事和外交的杠杆,悄然渗透进台湾的决策中,马英九,或许并非完全自愿,但他也无力挣脱这张无形的网。 台湾政坛的蓝绿对决,向来是外界关注的焦点,然而,若将镜头拉远,便会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国民党与民进党在亲美这件事上,竟像是合奏一首交响曲。 国民党在马英九的带领下,与美国的联系从未松懈;而民进党更是在公开场合将美国视为靠山。 两党在台面上争得你死我活,可一旦涉及美国,彼此的步调却出奇一致。 这并非巧合,而是台湾政治生态长期受美国影响的结果,两支乐队虽有不同的乐谱,却在同一个指挥家的挥舞下,奏响了亲美的旋律。 在这场交响乐中,统一的音符却始终缺席,无论是国民党的温和路线,还是民进党的强硬姿态,两党都不约而同地将统一话题压到了嗓子里。 马英九的“不表态”,看似中庸,实则是对统一议题的刻意回避;而民进党则更进一步,将统一视为禁区。 这种“失声”,让两岸关系的棋局始终停滞在开局阶段,统一的倡议无人拾起。 维持现状,听起来温和无害,却隐藏着不小的代价,对于台湾而言,这意味着在国际舞台上的模糊身份,以及对美国依赖的不断加深;对于大陆而言,则是统一的愿景被一再推迟。 两党在亲美上的共鸣,让现状成了一个舒适的茧,却也让两岸的未来越发扑朔迷离。 美国乐见其成,因为这种悬而未决的局面,正好符合其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布局,这张棋盘上的僵持,真的是两岸人民想要的吗?答案,或许比棋局本身更复杂。 两岸关系的棋盘上,和平统一曾被视为一枚光亮的棋子,承载着无数人的期待,这光芒如今却显得摇摇欲坠。 学者金灿荣曾直言不讳:“和平统一的希望渺茫。”这不是耸人听闻,而是对现状的冷静剖析。 马英九执政时,尽管两岸在经济和文化上有所交融,但政治上的深层裂痕从未弥合。 他的“不统、不独、不表态”政策,更像是在和平统一的道路上布满荆棘。 如今台湾内部的政治风向愈发偏离统一,而外部势力的推波助澜,让这颗棋子的落点变得遥不可及,和平的微光仍在闪烁,但它还能照亮前路吗? 与和平统一的黯淡相对的,是武统暗流的悄然涌动,金灿荣指出,武统的可能性正在“悄悄上升”。 这并非空泛的预言,而是基于两岸实力对比和国际格局的深刻洞察。 台湾或许自恃有美国的庇护,但这种安全感如同浮萍,难以长久。大陆的崛起和民族复兴的意志,让武统从一个遥远的假设,逐渐走进现实的视野。 这一招棋一旦落下,将是翻天覆地的变局,它可能是棋局的终结,也可能是新篇章的开端,这步棋的代价与意义,答案尚在海峡两岸的风云中。 马英九的政策,如同棋盘上的一枚棋子,被亲美的迷雾遮蔽了光芒,两岸的未来,不应由他人的意志摆布,统一是民族深处的呼唤,是历史无法绕过的课题。 它不该被拖延,更不该在沉默中沉沦。棋局的终点,或许就藏在你我的一次次思索和行动中。 愿我们不再只是被动的棋子,而是握住棋子的棋手,让我们共同期盼,那一天的到来——当两岸的棋子汇聚一堂,完成最终的合围,书写属于中华民族的崭新篇章。 参考资料:观察者网——金灿荣:马英九的"和平民主统一"论,就是假统一

0 阅读:464

评论列表

用户17xxx10

用户17xxx10

9
2025-07-19 19:45

马娘娘到现在还在欣赏自已的独台“三不”政策,重用台独人,骗取大陆红利!他是中国统一的伴脚石!

猜你喜欢

燕纸

燕纸

喜欢我的朋友请关注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