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新婚后不久,才女作家苏青就撞见丈夫与表嫂约会,她隐忍不发,接连生下5个孩子,一次,她向丈夫要钱买米,丈夫甩了她一耳光:“你也是知识分子,干嘛找我要钱,想要钱自己去赚啊!” 在文坛上,苏青是和张爱玲并肩齐驱,这段充斥着背叛和暴力的婚姻,让她在苦涩中开出花,写下一篇篇质朴真挚的文章,让她终于能挣钱,不用再过手心朝上的日子。 其实她原生家境不错,父亲是年轻有为的留学生,回国后在银行工作,母亲同样是知识分子,可惜早早嫁人没有工作,守在家里相夫教子,渐渐和丈夫产生隔阂,苏青父亲开始在外面花天酒地,苏青常常听母亲抱怨。 虽然父亲不顾家,至少家里有男人依靠,可父亲身体没几年就出现问题,不幸离世,家里瞬间感觉天塌了,苏青还要上高中,可母亲掏不出钱,就在全家人不知所措时,李家过来提亲。 李钦后和苏青是初中同学,苏青在学校里深受同学们的关注,身后追捧她的人很多,李钦后在和她同台表演完后,就被她深深地吸引住。 当时苏青家里没有困难,家人不想给女儿过早订婚,想着给她找个更好的婆家,可惜父亲早逝,家里一下陷入困难,李钦后知道后就赶紧让父母过来提亲。 “亲家母,两个孩子可以先订婚,聘礼先送到你们家,这样和仪(苏青本名)能继续上学,不耽误她的学业。” 李家人的话让苏青母亲沉默下来,虽然家里面有着几十亩田地,但那是一家人生存的依靠,不能轻易卖出去,让女儿不读书也不可能,于是思考过后就答应下来,只是有个条件。 “等和仪读完大学,再让他们结婚。”苏母说道。 苏母是为女儿着想,想给女儿更多的保障,不让她过早地进入婚姻生活,她自己的婚姻就一地鸡毛,想让女儿能有更多的选择。 苏青的婚事就这样确定下来,结果等她上高中后才知道,原来学生可以领贫困补贴,可惜她知道得太晚,家里人没了解这种事。 说好的让她念完大学也没有实现,李钦后怕苏青学得越多,有能力独自生活,不用再依靠他们,就提前让苏青怀孕,导致她被退学。 李家人顺势要求她提前结婚,苏母见事已至此,只好劝女儿早早嫁人,苏青无奈答应下来。 可在结婚后,她发现丈夫没有他表现得那么好,背地里和表嫂有私情,她没有捅破,得过且过,想着孩子出生后就会好转。 可她一连生下来四个女儿,这让抱有期待的李家对她嫌弃起来,态度越来越差。 而三女儿出生的时候正逢战乱,全家人逃难无暇顾及刚出生的婴儿,只好将她寄养到乡人家里,本想着等安稳下来后就把女儿接回家,谁知道乡人对孩子不上心,随便照顾导致夭折。 好不容易生下来儿子,丈夫找到稳定的工作,看着日子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但此时的李钦后对苏青早就没有当初的热情,觉得她成了个黄脸婆,怎么看都不顺眼。 苏青自从嫁过来就生孩子带孩子,和社会脱轨,根本没有空去找工作,全靠李钦后挣钱养家,眼看家里花销增大,李钦后心里的怨气越来越深。 苏青省吃俭用,可每天都这么多张嘴要吃饭,根本省不下来,眼看米缸又见底,只好找丈夫要钱。 心情不好的李钦后上手打她一巴掌,语气咄咄逼人,用不屑的眼神上下扫视着她,让苏青感觉自己在他面前脸面全无。 苏青感觉心里有股无名火在燃烧,将她烧得病倒在床,可李钦后对她毫不关心就算了,居然和新欢在家里面调情。 她再也无法忍受这样的日子,带着孩子们离开了家,开始写作来挣钱,为养家糊口,她累到生病吐血,写下的《结婚十年》刚开始没有多少人看,她就用黄包车拉到书店里面兜售。 从默默无闻到和张爱玲齐头并进,苏青的路走得很艰难,不是没想过再婚,但看着孩子们忐忑不安的眼神,她害怕儿女们会受苦,决定放弃婚姻,给孩子们托举成长。 参考信源:曾与张爱玲媲美的女作家合肥晚报
1934年,新婚后不久,才女作家苏青就撞见丈夫与表嫂约会,她隐忍不发,接连生下5
蔼鸣
2025-07-19 17:43:11
0
阅读: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