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记者称特朗普可能流放泽连斯基美资深调查记者西摩·赫什(SeymourHers

楚然谈军事 2025-07-19 22:33:44

美记者称特朗普可能流放泽连斯基

美资深调查记者西摩·赫什(Seymour Hersh)于7月19日在其个人博客爆料称,特朗普政府正讨论对乌克兰实施强制政权更迭,若总统特朗普最终决定,现任乌总统泽连斯基可能被武力流放,而前乌军总司令、现任驻英大使扎卢日内被视为接替者。这一消息引发国际舆论震荡,但截至发稿,美乌官方均未正式回应。

一、爆料核心内容:政权更迭与“流放计划”

1. 强制权力移交

赫什援引匿名华盛顿官员称,特朗普若决定推动政权更替,泽连斯基将被列入“流放名单”,若其拒绝离开,美方可能动用武力强制驱逐。此举旨在为扎卢日内上台铺路,时间点可能在“未来几个月内”。

2. 接替者背景

扎卢日内作为前乌军总司令(2021-2023年),在乌军中威望极高(民调支持率90%),且因主张“务实防御”战略、批评泽连斯基“盲目反攻”而与美国当前“止损”战略契合。2024年被解职后转任驻英大使,期间推动英国援助“挑战者2”坦克,并与欧盟高层频繁接触“乌克兰未来治理”议题。

二、美国推动政权更迭的动因

1. 战略止损与成本转嫁

- 援乌负担转移:特朗普7月15日通话泽连斯基时明确要求,后续军援将通过北约机制分摊费用,将美国支出转嫁欧洲。

- 领土妥协压力:特朗普4月提出和平计划,要求乌承认克里米亚属俄,但遭泽连斯基坚决拒绝,双方矛盾公开化。

2. 对泽连斯基政府的不满

- 腐败问题:2025年2月乌国防部采购腐败案(解职拒签本土订单的局长)、6月哈尔科夫前副市长侵吞540万格里夫纳防御资金等事件,加剧美方对乌治理溃烂的失望。

- 军事僵局:2024年反攻失败后,扎卢日内曾直言“战场陷僵局”,但泽连斯基仍施压军方“实现国家目标”,导致军方与政府关系恶化。

3. 国内政治压力

共和党议员多次援引乌腐败案例,要求削减援助;特朗普需平衡党内“美国优先”声浪与维持对乌影响力的双重目标。

三、选择扎卢日内的多维考量

1. 政治可塑性

扎卢日内任驻英大使期间,曾于2025年3月公开批评美国“破坏世界秩序”,塑造“独立于泽连斯基”形象,既获欧洲好感,又为美提供“扶植务实派”的操作空间。

2. 军事与改革履历

- 防御优先战略:任总司令时反对泽连斯基的“全面反攻”,主张重建军力,与美方当前“以守促和”思路一致。

- 反腐改革:任国防采购局长期间,将中间商参与度从82%压至12%,提升武器交付效率。

3. 俄方接受可能

2023年扎卢日内与俄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秘密接触的传闻,使其成为俄乌双方少数可接受的政治人物,利于美推动停火。

四、爆料可靠性与后续影响

1. 赫什的信誉与逻辑链

- 作为普利策奖得主,赫什2024年3月曾准确爆料“美以切断资金威胁泽连斯基放弃和谈”,其匿名信源模式具备一定历史可信度。

- 爆料与特朗普政策转向(军援成本转嫁、关税施压俄)高度契合,扎卢日内近期外交活动频次增加也被视为铺垫。

2. 现实阻力与变量

- 泽连斯基的反制:7月通过释放“愿签矿产协议”信号,已促使特朗普恢复部分军援,显示其仍有博弈筹码。

- 欧盟与乌民意:若美强行更迭,可能触发欧盟抵制(尤其法德主张谈判自主性),且乌国内民族情绪可能反弹。

- 战场态势:俄军若在秋冬攻势突破防线,泽连斯基筹码削弱;反之若乌军固守,美“换马”压力降低。

事件本质:止损战略下的代理人博弈

赫什的爆料撕开了美乌关系的温情面纱——当泽连斯基拒绝配合领土妥协与成本转嫁,美国便启动“B计划”:扶植更顺从且具备军事威望的扎卢日内,以“流放”手段切割政治包袱。

这场博弈的终局取决于三重角力:特朗普国内选举成本 vs 泽连斯基国际形象剩余价值 vs 扎卢日内“技术官僚”人设的稳定性。无论政权更迭是否成真,乌克兰作为大国棋子的困境已无处可藏。

热点观点

0 阅读:53
楚然谈军事

楚然谈军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