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八路军115师第5支队子弹打光,被1200多名日军包围,生死存亡之际

猫猫背茹茹 2025-07-20 10:46:28

1939年,八路军115师第5支队子弹打光,被1200多名日军包围,生死存亡之际,一个地主跑了过来,说:“我家有500颗手榴弹,还有1万发子弹!”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1939年的春天,鲁北平原的风里还带着寒意,八路军115师第5支队的战士们踩着冻土一路转战。 他们刚在日军的大扫荡中撕开两道口子,消灭了近千名日伪军,可自己的棉衣也被硝烟熏得发黑,草鞋磨破了就裹上布条继续走。 队伍转到山东陵县时,带队的龙书金团长回头清点人数,发现原本齐整的建制已经缺了不少熟悉的面孔,连续突围让这支由343旅685团二营扩编而来的队伍减员严重,活下来的战士们眼皮都熬得发红,有人走着路就能睡着。 大宗家村的土墙上还留着去年日军扫荡时的弹孔,村里人看见八路军来了,赶忙烧热水腾房子。 队伍分散驻扎在侯家、宗家和赵玉枝家三处,成犄角之势相互照应,七十多岁的宗子敬拄着拐杖在村口转悠,他穿着半旧的绸衫,指甲缝里还留着伺弄庄稼的泥痕。 这个拥有三百多亩地的老财主没像戏文里的恶霸那样躲着八路军,反而让长工扛来三袋白面,非要炊事班收下不可。 战士们后来才知道,这位老先生早年间读过洋学堂,北平沦陷时亲眼见过日军当街杀人,回老家后常对佃户说“鬼子不打跑,谁也别想过安生日子”。 天刚蒙蒙亮的四月一日,宗子敬正在后院喂驴,突然听见炮弹撕裂空气的尖啸,日军板垣师团两千多人像嗅到血腥的狼群扑来,五百骑兵卷起的尘土把晨雾都染成了黄色。 鬼子这次学精了,先用炮火把村子外围的掩体犁了一遍,迫击炮弹炸塌了半截土墙,十二连战士王栓子被气浪掀到井台边,醒来时发现机枪管已经被弹片削弯。 更糟的是弹药快见底了,特务连的战士开始往步枪里压最后五发子弹,有人把刺刀绑在木棍上当成红缨枪。 宗子敬就是这时候猫着腰穿过弹幕的,他孙子后来回忆说老爷子当时跑丢了鞋,光脚踩在炸热的土坷垃上竟浑然不觉。 团部参谋谢甲树看见个白发老头扑进指挥部时还以为来了伤员,没想到老人一把抓住他的武装带:“地窖!我家地窖!” 战士们跟着他冲到后院,掀开伪装的柴火垛,下面竟藏着二十多箱德制手榴弹和上万发七九步枪弹。 后来才知道,这些是宗子敬三年前变卖了两挂大车从黑市换的,原本想组织民团自卫,后来发现只有八路军真打鬼子,就一直藏着等机会。 弹药箱刚搬上阵地,日军骑兵正巧发起冲锋,五百颗手榴弹在三十秒内全甩了出去,爆炸的气浪把冲在最前的东洋马掀得人立而起。 有个叫二虎的新兵原本吓得手抖,看见宗家的小媳妇都爬上墙头用盒子炮点射,嗷一嗓子就跳出了战壕。 最绝的是龙团长把剩下的炸药全绑在耕牛背上,点燃尾巴后牛群直撞日军机枪阵地,火光里鬼子还以为八路军出了什么新式武器。 这场仗从拂晓打到星斗满天,日军拖着四百多具尸体撤退时,宗子敬正蹲在临时医院给伤员喂粥。 他家的绸缎被面全撕成了绷带,儿媳妇带着姑娘们用纳鞋底的麻线给战士缝伤口,后来统计战果时发现,那批德制手榴弹的破片杀伤半径比边区造的大两成,关键时刻一颗就能封住一条巷道。 军区派人来送感谢信时,老先生正往地窖里藏新攒的硫磺,他说小鬼子肯定还要来,得给下一批八路军留着。 活下来的战士记得,队伍开拔那天突然下了春雨,宗子敬站在祠堂前的石狮旁挥手,长衫下摆沾满了泥点子。 有文化兵在日记里写,这场景让他想起《史记》里犒劳刘邦的沛县父老,只不过这次百姓箪食壶迎的不是帝王将相,是一群脚上沾着牛粪的庄稼汉兵。 后来这支部队改编成八路军第5纵队,再后来成了新四军第三师的主力,但大宗家村那一万发子弹的故事,始终在部队里口口相传。 官方信源: “文史博览”《1939年,八路军115师第5支队子弹用完……》、海报新闻——红色冀鲁边·抗日⑨丨 鲁北老区人民冒死三救龙司令、大众数字报——鲁北老区人民冒死三救龙司令

0 阅读:65

猜你喜欢

猫猫背茹茹

猫猫背茹茹

猫猫背茹茹